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陸學者:“臺獨”戰略近成形 統一將加快

2017年03月24日 10:28:34  來源:環球網
字號:    

  中國海洋大學海峽兩岸關係研究所所長郭震遠日前在《中國評論》月刊3月號發表專文《蔡英文的“臺獨”戰略及其影響和前景》,郭震遠認為,蔡英文執政十個月以來,在聲稱“釋出善意”的掩護下,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的“臺獨”戰略,已基本形成並正在實施。她的這一“臺獨”戰略與李登輝、陳水扁的戰略,內涵和形式並不相同。由此,兩岸關係統“獨”對抗進入了更為複雜的新階段。可以預料,蔡英文仍將堅持實施其“臺獨”戰略,但受到一系列因素嚴重制約,其“臺獨”目標肯定會破滅,而中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必將加快推進。”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大力推進全面“臺獨化” “臺獨”戰略基本成形

  2016年5月20日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蔡英文在聲稱“釋放善意”的掩護下,大力推進臺灣島內的全面“臺獨化”。這種雙重性,在一定程度上延續了蔡在選舉過程中一再宣稱的兩岸政策的雙重性,但從形式到內涵都有重要發展。這不僅是蔡從“選舉”到“執政”必然發生的變化,而且是蔡從“臺獨”理念到“臺獨”實踐的發展。由此可以認為,經過十個月的執政,蔡的“臺獨”戰略框架已基本形成。

  1、蔡“釋放善意”的分析

  蔡英文在其2016年5.20就職演講中,對其執政後的兩岸關係做了較全面論述。從那時至今,蔡在幾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如執政一百天、“雙十節”和新年前夕發表的演講中,以及接受媒體、特別是美日媒體採訪中,一再宣稱她的5.20演講,“表現了最大的善意”,而且反覆強調“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但大陸並不認同,更不接受蔡釋放的所謂“善意”。

  實際上蔡完全可以預料到,大陸不認同、不接受她在一中原則問題上釋出的所謂“善意”。但她堅持這樣做,並非心存僥倖,而是試圖向臺灣民眾和國際社會展示,她“不挑釁”大陸的“善意”,以及營造兩岸不會發生激烈對抗的氣氛,而這些都是蔡實施其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必須的條件。

  2、蔡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

  2015年1月至3月,蔡宣佈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初,曾多次公開強調,“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是民進黨執政第一要務”。在遭到美國重要智庫人士嚴厲批評,以及在當時的民進黨秘書長突然訪美後,從2015年4月中旬開始,直到2016年1月勝選後,蔡的公開演講中再也未曾彰顯這一理念。但事實表明,蔡從來沒有放棄或重大改變,“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的理念,而且更在執政後,以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的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

  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期間,都曾經在臺灣島內宣揚“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大搞“臺獨化”。但與他們的作為比較,蔡在臺灣島內推進“臺獨化”,更全面、系統,力度更大,因而成效可能更明顯,後果可能更嚴重。蔡執政以來十個月的事實,清楚顯示了其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的主要特點。

  第一“,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始終是蔡執政的總目標、總綱領,而且還是蔡在各領域施政的指導方針。這不僅在其5.20就職演講中有集中表現,更在其實際的施政中得到充分反映。

  第二,蔡將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與臺灣的治理和發展緊密結合、同步推進,使之成為其執政大戰略的主體內容。如上述,“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是蔡在各領域施政的指導方針,就充分表明瞭這一點。

  第三,蔡以“革新”,甚至“實現轉型正義”的旗號,配合“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的指導方針,推進臺灣各領域的“臺獨化”,不僅以之強化推進“臺獨化”的“正當性”,而且企圖更有效地割斷臺灣各領域與大陸的緊密聯繫。

  第四,根據臺灣各領域在全面“臺獨化”進程中的重要程度,以及“臺獨化”難易程度,決定各領域在“臺獨化”進程中的先後順序。例如,經濟“臺獨化”,對於全面“臺獨化”,既有重大基礎意義,又有重要現實意義,所以“建立不依賴單一市場的新經濟”的“經濟臺獨化”在全域“臺獨化”中居最優先地位;“教育臺獨”、“文化臺獨”不僅有重大基礎意義和現實影響,而且有較強“臺獨”基礎,因而也在全面“臺獨化”進程中佔有優先地位。顯然,把握這些特點,將可以更清晰、更深刻地把握蔡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的進程。

  在蔡開始執政以來的十個月中,儘管成效不彰,但她堅持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是不爭的事實。很明顯,對蔡而言,在“釋出善意”的掩護下,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不是一般的政策性舉措,而是重大的戰略性舉措。對此,須有足夠認識。

  3、蔡的“臺獨”戰略基本成形

  蔡是李、陳培養、重用的“接班人”。蔡執政後的作為已清楚表明,她完全繼承了李、陳的“臺獨”理念,但對於如何推進“臺獨”,與李、陳卻有重大差異。可以説,蔡與李、陳有很不相同的“臺獨”戰略。蔡執政十個月中,在“釋放善意”掩護下,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的作為,與李、陳執政時期一再公然向大陸挑釁,直接衝撞大陸關於一個中國原則底線的作為很不相同,清楚反映了他們“臺獨”戰略的重大差異。

  事實已表明,李、陳“臺獨”戰略的目標是急於實現“法理臺獨”,基本內涵是直接衝撞大陸關於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主要策略是一再公然挑釁大陸;蔡“臺獨”戰略的目標是強化臺灣島內“臺獨”基礎、厚植拒統能力,但不急於實現“法理臺獨”,基本內涵是強化臺灣島內的全面“臺獨化”,主要策略是在“釋放善意”的掩護下“不挑釁”大陸、爭取強化“臺獨”基礎的時間、空間。顯然,李、陳推進的是“急獨”的戰略,而蔡推進的是“緩獨”戰略。二者的重大差異主要不是個人特質差異的結果,而是蔡記取李、陳“急獨”遭到大陸嚴厲打擊、反制,“臺獨”目標完全破滅的深刻教訓的結果。

  實際上,蔡的“臺獨”戰略並不是執政後才開始形成的,而是早在參選之初即開始形成。在整個參選過程中,蔡一再聲稱“保持臺海現狀”、“不挑釁”大陸,都表現了這一形成過程。執政後,則大為加速“臺獨”戰略的形成。這一過程表明,蔡的“臺獨”戰略不是一時心血來潮的結果,而是經過一定程度的深思熟慮,因而將會堅持實施。

  蔡實施“臺獨”戰略的影響

  蔡“臺獨”戰略的形成和開始實施,是兩岸關係中的重大事件,對兩岸關係將會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同時,由於蔡的“臺獨”戰略已成為其執政大戰略的主體,所以這一戰略的實施,也將對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産生全域性影響。現在,蔡“臺獨”實施對臺灣經濟、社會的全域性影響已露端倪,但充分表現還須時日。

  1、兩岸統“獨”對抗進入更複雜、更深刻的新階段。

  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一直處於動態的歷史進程之中。“促統”與“拒統”始終是兩岸關係發展變化的基本矛盾,但在不同歷史時期兩岸關係的主要矛盾各不相同。在經歷了李、陳的二十年執政後,兩岸“促統”與“拒統”的基本矛盾已經具體化為統“獨”對抗,而且可以肯定,直到臺灣問題解決,中國實現完全統一,統“獨”對抗將一直是兩岸關係基本矛盾實際而具體的存在形式。正是不同歷史時期統“獨”對抗的不同表現,主要是對抗的內涵和激烈程度的不同,形成了兩岸統“獨”對抗的不同階段。現在,蔡開始在臺灣執政,特別是已制定並實施其“臺獨”戰略,兩岸的統“獨”對抗進入一個新階段。

  2、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風險。

  兩岸關係極其複雜,而兩岸統“獨”對抗又是不可調和的主權衝突,所以,處於兩岸統“獨”對抗中的兩岸關係,必然風險多發、易發,而且往往烈度很高。李、陳執政期間,兩岸關係就經歷了多風險、高風險時期。李、陳的“臺獨”戰略決定了,李、陳一再公然挑釁大陸、直接衝撞大陸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底線,成為兩岸關係最主要的風險。事實顯示,蔡在臺灣執政,其“臺獨”戰略的基本內涵--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成為兩岸關係的主要風險。

  3、臺灣經濟、社會發展將會進一步陷於更嚴重的動蕩、混亂。

  蔡在島內執政,面臨治理與發展的嚴峻挑戰,尤其是重振臺灣經濟、實現經濟社會轉型,以及彌合社會分裂更為艱巨。這些理應成為蔡執政的最優先任務。但從參選之初開始,蔡就宣稱“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是民進黨執政第一要務”;在執政後,更是將之作為其執政大戰略的主體內容予以落實。事實充分顯示了,蔡實際是把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與臺灣的治理與發展緊密結合、同步推進。但是,實際上“臺獨化”完全背離臺灣各領域治理和發展的規律與需求。蔡的作為必將引發臺灣經濟社會的動蕩、混亂,最終既破壞了臺灣的治理與發展,也將使全面“臺獨化”瀕於破滅。

  蔡實施“臺獨”戰略的前景

  蔡執政十個月,其“臺獨”戰略正逐漸展開、實施,已經可以對其實施“臺獨”戰略的前景作出判斷。

  1、蔡將堅持實施其“臺獨”戰略

  蔡被視為“理念型臺獨分子”,即有其自己的“臺獨”論述,而且很堅持。可以認為“強化臺灣‘獨立’的‘主權國家’地位”,就是蔡堅持的“臺獨”理念。此外,家庭背景、學歷和經歷共同決定了蔡十分自負的個人特質。蔡記取了李、陳一再公然挑釁大陸,直接衝撞大陸的一個中國原則底線,從而遭到大陸嚴厲打擊、反制,“臺獨”目標完全破滅的深刻教訓。這些共同構成了蔡“臺獨”戰略的基礎,決定了她必將堅持實施這一戰略。即使遭到大陸打擊、反制,以及臺灣島內的反對,蔡都將堅持實施其“臺獨”戰略。

  2、蔡無法克服大陸反對一切形式“臺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堅定信念,以及持續增強的“反獨”實力共同構成的制衡。

  蔡實施其“臺獨”戰略,將成功的希望寄託于大陸內部可能發生的困難,或者中美關係生變等外部因素,而認可、接受其不斷“釋放的善意”,對其大力推進臺灣島內全面“臺獨化”,採取“置之不理”或“礙難處理”的態度。但這顯然完全是蔡一廂情願的臆想,絕不可能發生。在蔡執政十個月當中,大陸不僅公開顯示了“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臺獨”的堅定立場,而且以多種實際行動表明瞭,對蔡雖“釋放善意”,但始終堅持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的堅決反制。顯然,大陸反對一切形式“臺獨”的堅定立場,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堅定信念,以及不斷增強的“反獨”實力,共同構成了對蔡實施其“臺獨”戰略最有效的制衡,使之完全沒有實現“臺獨”目標的可能。

  3、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統“獨”對抗更加複雜、更加深刻。大陸將加大促統力度確保取得對抗的勝利。在新階段中國完全統一的進程將加快進行。經過新階段,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將可以提前實現。

  兩岸統“獨”對抗新階段的統“獨”對抗,不僅直接表現于兩岸之間,而且深入于臺灣島內各領域,與李、陳執政期間的統“獨”對抗比較,明顯更加複雜、更加深刻,是以前未曾經歷的。大陸必須積極創新,更加有效地強化促統力度,才能確保贏得對抗的勝利。實際上,在統“獨”對抗的新階段,促統正在成為統“獨”對抗的矛盾主要方面。這是大陸實力持續較快增長,在兩岸實力對比中的優勢更加突出的必然結果。同時,隨大陸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一百年”戰略部署的展開與落實,促統具有了新的重大戰略意義和迫切性,必將對之有更積極的作為,從而進一步突出大陸促統在兩岸統“獨”對抗中的重要性和影響。這決定了,兩岸統“獨”對抗的新階段,必將是中國統一進程加快進行的階段。由此,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將可以提前實現。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