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太陽花"三週年被批"惡果纍纍" 民進黨成最大受益者

2017年03月20日 09:18:55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太陽花學運”18日屆滿三週年,但民間團體要求先立法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仍躺在“立法院”。《中國時報》19日評論稱,“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無疑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民進黨對待兩岸交流的真實態度。

  國民黨前“立委”邱毅18日下午在臉譜回顧稱,3年前的3月18日,一群在民進黨幕後主導下的社會邊緣人,或稱之為“魯蛇”(英文loser)的失敗者,意外衝入“立法院”議場,激蕩出病態的“太陽花運動”。前有李登輝、陳水扁篡改教科書的“臺獨”教育基礎,後有“蔡英文基金會”訓練的奪權陰謀,也是國民黨內“馬王政爭”的延續,同時存在全球化競爭下失敗者的自卑情結。

  18日三週年之際,一些民間團體聚集在“立法院”外,舉辦“我們要一個答案”晚會,要求朝野黨團接力排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聯合報》稱,晚會現場民眾與3年前相比冷落許多,僅約百人到場。當時的“學運”頭目林飛帆、陳為廷等人都現身力挺,但低調未受訪,僅在臉譜表達心聲。林飛帆稱,當初“學運”訴求制定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民進黨黨團版至今躺在“立法院”動也不動,任憑多次呼籲,也只換來民進黨“擺明瞭不鳥你的説法”。陳為廷感嘆,又一年過去了,搞到現在,國民黨居然搶走“監督條例”的排審權,實在諷刺。他批評説,他的確曾經認為民進黨處理“監督條例”,不會出太大差錯;如今看來,民進黨對當時的承諾已經漸行漸遠,令人費解,面對大陸的壓力也顯得搖擺不定。

  據了解,“太陽花學運”頭目如今也是各奔東西,其中陳為廷仍在服替代役,預計退伍後留學深造;林飛帆也在等完成學業後留學。另一頭目黃國昌成為“時代力量”黨主席。

  對於民間團體的要求,民進黨當局反應冷淡,輿論則對“學運”給臺灣社會的影響進行了反思。《中國時報》19日的社論稱,這場運動是臺灣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個影響是造成今日民主體系運作許多困難,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場者的對立。二是兩岸關係全面停擺與退縮,而比經濟層面影響更深遠的則是兩岸民間情感的裂痕。三是宣告“發夾彎(不守承諾,變來變去)時代”來臨,揭穿政治權算的假面。

  邱毅説,“太陽花之亂”的結果是“臺獨成了政治正確,服貿、貨貿全垮了,國民黨敗選倒臺,馬英九和王金平都成為受難戶,倒便宜了毫無能力的蔡英文”。不過,倔強又好面子的臺灣人民恐怕迄今還不願面對“太陽花”的真相,也不願檢討後續傷害。《聯合報》19日的社論説,民進黨成了“太陽花學運”的最大受益者,但人們如今聽到的卻是制定“保防法”“反滲透法”打擊假新聞的磨刀霍霍,以及“反蔣去孔”“徹查大學一中承諾書”等一道道扣上枷鎖的聲音。文章直言,“太陽花三週年只驗收了新威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責任編輯:齊昕]

相關內容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