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灣一週侃:滾蛋吧!迷霧君(音頻)

2016年12月30日 16:13: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點擊收聽《臺灣一週侃》→

  各位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週侃》,我是橘子妞。

  黑長直、奶奶灰,時尚圈從來不缺流行元素,今年更是推崇“迷霧色”,朦朦朧朧、別有風味。只是這股流行風不知何時刮到了臺海上空,讓兩岸關係也猶如雲霧籠繞,看不真切。2016年馬上就要翻篇了,希望2017年能看到雲開霧散的新氣象。

  本期咱們就來聊一聊2016年“迷霧色”的兩岸關係。

  蔡英文的“2016之最”

  每到年末,總結過往、展望未來已然成了一門必修課。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自上任以來,由最初的“香餑餑”變成了如今的“空心菜”,要説她的2016年也是real蜜汁尷尬。上臺7個月民調跌去42.9%,這樣的高效反轉技能,也是不得不讓人佩服。

  蔡大導演新手上路,我等觀眾原本以為會看到一部小清新的《幸福臺灣2016》,結果卻變成了讓人大跌眼鏡的《2016血淚史》,只是這裡的血和淚卻不是蔡英文本人的,而是眾多臺灣民眾的。從“520”正式上臺至今,蔡英文真正做到的,似乎只是把臺灣民眾的笑容,轉化成街頭抗議時的淚水、怒吼;把兩岸和平的坦途,冰封為寒冷、崎嶇的荊棘之路。wuli蔡大神,您如此厲害的“暗黑秘籍”究竟是從哪學的?説您能摧毀宇宙都不為過啊!

  在即將過去的2016年,島內外發生了許多大事。有網友好奇地想知道,在其他網友心目中,2016的最大的謊言是什麼?雖然,許多網友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不過,幾乎都是直指目前執政的蔡英文當局,像是“做最會溝通的當局”、“勞工是心中最軟的那一塊”、“民進黨和勞工站在一起”等等。而最多人認為的謊言,就是蔡英文在勝選時説的“謙卑謙卑再謙卑”。看來蔡英文在臺灣民眾的心中還是有一定位置的,只是得到這樣的評價她是該哭呢還是該哭呢?

  如果你以為蔡英文如此輕易地就被放過了,那真是圖樣圖森破。一篇所謂《蔡英文83項政績列表》的貼文,不久前在島內被炒作瘋傳,但隨即遭政界、媒體、網民連番吐槽,招來“地表最強馬屁”、“羅列這樣一份政績表真是用心良苦”、“自我感覺良好”等連番吐槽。

  臺媒發表評論文章表示,政績,真的假不了,不必吝予掌聲;假的騙不了,揭穿後只會更難看。只看這83項政績列表,有些是值得肯定的,但更多的是踐踏法治、犧牲民主、強盜民産、政治追殺、背叛夥伴、兩面討好、意識形態挂帥、甚至乾脆把劣政當德政的“政績”。更別説,列表中不少“政績”,還只作了口頭宣示,就迫不及待拿來混充業績。而成效有待觀察,或前後矛盾、相互打臉的政策,也所在多有。至於高興一天就好、未來代價難估的“政績”,其實令人不免忐忑。

  聽聽蔡英文執政以來街頭排隊輪流上演的各種抗爭聲浪,想想從兩岸關係、區域整合到外事關係可能出現的驚濤駭浪,也許大家更同意臺北市府前顧問洪智坤臉譜網上那句最誠摯的祝語:“我們不但要為她祈禱,也要為臺灣祈福。”

  2017年:希望仍在,未來可期

  臺灣媒體評選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變”字成為兩岸民眾對2016年的共同記憶,也讓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之前説的那句“維持現狀”,成了這一年兩岸間最大的笑話。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更何況,2016年的臺灣由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民進黨重新執政。這個根本就沒有“向前行舟”意願的執政黨,又怎麼可能維持住兩岸8年來和平發展的“現狀”呢?

  對於“九二共識”,民進黨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另類言論,仿佛這四個字有毒,只要一從嘴裏説出來,就會讓他們立刻身亡。縱橫不出方圓,萬變不離其宗。世間萬物永遠處於變化之中。但兩岸之變,不離其“宗”——“兩岸同屬一中”,因為兩岸主流民意“不能”、“不會”,也“不允許”。

  眾所週知,“九二共識”是大陸退無可退的底線。最先亮出底線的一方,往往就是最大善意釋出的一方。“九二共識”如此無可替代,就在於它清晰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性質,表明瞭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這樣的核心意涵,又怎麼能被允許改變呢?

  民進黨當局臺面上“善意”滿滿,一口一個溝通,一口一個誠意,但臺面下做了多少意在徹底割裂兩岸歷史聯結、以便未來假借被誤導的民意伺機製造“臺獨”的行徑?為何“變”字可以代言2016?就因為它濃縮了兩岸人民對於剛剛經歷的這段歷史的觀感。只是,認為只有與大陸斷絕往來、“臺獨”才有出路的民進黨不懂得:經濟規律、文化血脈都不會因為政治偏好而轉彎,與歷史潮流與主流民意逆道而行的結果,只能是將兩岸帶向更“僵”更“冷”、臺灣民眾更“苦”的境地。

  沒有“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兩岸關係會怎樣?2016年已經給出了一個初步的答案。造成當前困局的原因和責任,大家心知肚明。套用2016年的一句流行語: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民進黨不先建立起兩岸間最基本的政治互信,又如何給予臺灣民眾一個有希望的2017年?

  國臺辦新聞發言人安峰山28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再過幾天,2016年就將劃上句點,我們將迎來嶄新的2017年。過去一年,臺灣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兩岸關係再次烏雲籠罩,兩岸和平發展的局面和成果也都受到了嚴重衝擊。儘管如此,正如張志軍主任在12月23日舉行的國共對話交流活動致辭中所講的那樣,儘管兩岸關係遭遇波折,遇到新的困難和風險,但是希望仍在,未來可期。只要兩岸同胞能認清大勢,團結一致,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籠罩在臺海上空的“烏雲”終有雲開霧散的時候。正如雪萊的詩中寫到,“冬天如果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是呀,新年新氣象,希望蔡英文不要再盲目追潮流了,“迷霧色”真的不適合。民眾渴望的,才是你真正需要去追求的。

  以上就是本期《臺灣一週侃》的全部內容,感謝收聽,再見!

[責任編輯:于斯文]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