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文化科教  >   正文

兩岸作家進行"文學對話"探新媒體環境文學變革

2015年11月13日 08: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5兩岸文學對話”11月12日在南京舉行,來自兩岸四地逾百名作家對“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等話題進行對話。

  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閻晶明表示,我們的文學仍表現活躍的態勢,作家隊伍不斷擴大,在中國,文學並未向人們擔心的那樣文學創作關注度降低,甚至消亡,反而網路為文學增添了翅膀。

  隨著數字數位化、書籍圖像化、閱讀網路化等的發展,文學、文藝乃至社會文化都面臨發生著重大變革。

  當天,江蘇省作家協會主席范小青做了名為“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的主題發言,兩岸作家也對此進行了交流。

  “對於‘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的認識和反思,最終還要著眼于文學本身,作家始終所要堅持的應該是文學的獨立和獨創”,范小青認為,新媒體環境可以給文學的新生帶來了機遇與活力,同時也因為網路文學的開放性和低門檻,也帶來了文學性的弱化,創作內容的雷同、複製等創作上諸多問題。

  無獨有偶,來自臺灣的作家周昭翡也同樣認為,新媒體的環境對於文學來説是雙面刃。

  來自臺灣的資深作家陳素芳回憶,在臺灣,曾經的副刊都有長篇小説的連載,現在已經很少,網路讓人與人的距離縮短,宅文學也應運而生。但只要作品好,同時,再跟進時代的特色還是可以勝出的。

  兩岸四地的作家共同認為在新媒體環境下,特色強,知名高,讀者有信任感才能勝出,文學最終還要著眼于文學本身,作家始終要堅持應該是文學的獨立和獨創。

  據了解,“兩岸文學對話”已經舉辦了兩屆,邀請了來自兩岸四地的知名作家以“新媒體環境下的文學變革”和“文學寫作與民族記憶”為主題展開對話,探討文學發展,傳承民族記憶,共商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如何發揮文學的作用,活動將持續到15日。(盛捷)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