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趙宏偉:中韓FTA是臺灣經濟滅頂之災

2014年11月16日 14:0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韓首腦會見後宣佈簽訂自由貿易協議(FTA),臺灣地區各界反應十分強烈。其實後者一直以來或多或少抱著僥倖心理,認為可能談不妥。沒曾想,“狼”真的來了!用臺“經濟部次長”卓士昭的話説,“臺灣躺著中槍了!”更有一些激進觀點認為,臺經濟、社會要崩盤,接下來不知該如何是好。

  4年前,大陸照顧臺灣地區與其簽訂了“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並搞了個早收清單,在還沒簽訂FTA情況下,大陸對臺灣讓利539項零關稅,臺灣則只象徵性地讓利200多個小項目。1年多前,大陸又重大讓利,跟臺行政當局簽了“服務貿易協定”。可在臺灣,政黨惡鬥廳堂、刁民暴戾街頭,“服務貿易協定”被一些人抹黑成“賣臺協定”,至今還沒在其“立法會”討論過一次。在這種惡戾氣氛下,兩岸“貨物貿易協定”也無法取得進展。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大陸在奮發有為地做好自己的事;臺灣則躺著,什麼也不做。

  數據是最具説服力的。中韓FTA完成實質談判使韓國FTA覆蓋率升至62.6%,遠超臺灣地區的9.68%;目前日本FTA覆蓋率18.21%。臺灣地區和日本的大陸市場都將遭遇韓國企業的無情搶奪,臺灣遭受打擊尤甚。

  韓臺貨品貿易結構相近程度高達77%,包括鋼鐵、工具機、汽車等八大産業都將因中韓FTA生效而受衝擊。銷往大陸最大宗的液晶面板、石化産業首當其衝。根據現狀評估,中韓FTA生效,直接會使臺GDP下降0.5%,總出口減少1.34%;輸往大陸的産品由於關稅較高而受到威脅或衝擊的金額達386億美元。更堪憂的是,臺灣77%的貨品産業因無力跟韓國産業長期競爭,會逐步衰退下去。

  企業為了生存,就只好都搬到大陸去了。從現狀看,會有90萬人生計遭波及。台塑集團董事長李志村説:“以後年輕人月薪可能只剩1.5萬新台幣”。也就是大陸4000元人民幣,如何生活?而且,企業走了馬上就波及上下游産業,關聯到服務業。全産業連鎖性萎縮下去,臺灣真就要成荒島了。

  更可怕的是,中國首度同意將金融、通訊和電子商務領域納入中韓FTA,這意味著未來大陸的新興服務業對韓國“門戶大開”。因此,將來臺灣不只在貨物産業,服務産業上也會全軍覆滅。

  現在留給臺灣的時間只有半年,因為臺經濟部門預期,中韓FTA未來半年內要進行各自國內立法程式。那麼,兩岸貨貿談判若能在半年內趕上,衝擊可能會小一些。而且必須爭取在同時間內完成兩岸貨貿談判和臺立法當局的批准程式。

  但臺方眼下還抱著“撒嬌心態”,卓士昭喊著“未來降稅要爭取大陸給比韓國更優惠的待遇”,臺“立法院長”王金平則稱“‘服貿協定’還需好好思考、再討論”。顯然是不知努力,只想佔便宜。這樣下去,臺灣經濟前景真是堪憂。▲(作者是日本法政大學教授)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