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軍有信心攔東風-16 臺輿論底氣不足專家:難度大

2017年03月22日 09:01:33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就在“保防法”和“五千共諜”議題被炒得沸沸颺颺之際,臺灣“國防部”又聲稱擁有的“愛國者”導彈可以攔截大陸的東風—16彈道導彈。《旺報》21日稱,自兩岸官方溝通渠道中斷以來,蔡當局有節奏、有目的地進行“去中國化運動”,現在又製造兩岸背離、動武氣氛升高的輿論,進一步加強部分臺灣民眾的“仇中”印象。

  據臺灣《中國時報》21日報道,“國防部長”馮世寬20日到“立法院”進行“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東亞區域情勢變化與因應”項目報告,首度證實解放軍部署東風—16彈道導彈,可對臺灣本島進行精準打擊。報告書稱,大陸對臺灣“軍事恫嚇”漸增,2016年至今持續推動軍事改革,精實部隊編制及提升聯合作戰效能,解放軍的火箭軍也已經部署可對臺灣本島遂行精準打擊的東風—16彈道導彈。解放軍海軍和空軍航經臺灣周邊赴西太平洋執行遠海飛行訓練及對抗操演共6次,遼寧艦也首次繞經臺灣東部外海執行跨島鏈遠航訓練。

  臺軍方官員稱,兩岸若真的發生戰端,大陸對臺發動導彈攻勢“不會只有一枚或是一波,可能會對全臺重要政軍據點同時攻擊,或對同一據點進行多枚飛彈攻擊模式的飽和攻擊”;而目前臺灣能執行反導作戰的武器系統,就是“愛國者3”導彈和“天弓3”導彈,屆時會由聯合作戰中心指揮,由這兩種導彈在距離地表40至70公里的高度進行分層攔截。“國防部作戰次長”姜振中稱,可在距離臺灣250公里時將東風導彈攔下,“不會讓它落在臺灣本土”。

  《自由時報》21日稱,大陸研製完成東風—16的消息,最早是由前“國安局長”蔡得勝在2011年3月披露的,大陸直到2013年以後才陸續在官媒報道中提到這款導彈,並在2015年的閱兵典禮上公開亮相。報道稱,東風—16的射程達1000至1500公里,可採取機動部署的方式發射,特點是精準度高,可攜帶集束式多彈頭,定點精準攻擊軍政據點、機場、彈藥庫、雷達站及情報指揮、通信中心,目前部署在廣東北部,應該在12枚以上。

  臺美日近年來持續渲染所謂大陸的導彈威脅。親綠的《自由時報》21日稱,美國近年提出的“中國軍力報告”認為,大陸對臺部署的短程彈道導彈數量維持在1200枚左右。日本防衛省智庫“防衛研究所”今年初提出的“中國安全戰略報告——不斷變化的中臺關係”中,稱大陸對臺彈道導彈數量在1000至1200枚,且導彈精度逐年提升。而臺灣評估的數字,是將大陸對臺針對性部署的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都計算在內,合計在1400至1500枚。

  對於“愛國者”和“天弓3”是否真能攔住東風—16,臺灣自己都顯得底氣不足。臺灣“愛國者飛彈營”前營長周宇平在接受採訪時稱,東風—16打擊的圓周精度範圍較前兩型小得多,加上它新增變軌與多彈頭、誘標攻擊能力,使防禦一方必須使用更多資源偵測與攔截,“東風—16的部署,將使臺灣現今專司防禦攔截的愛國者2、3型飛彈更顯不足”。臺“國家政策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揭仲稱,有跡象顯示,大陸火箭軍多支導彈部隊已開始將原有的東風—11或早期的東風—15導彈換裝成東風—16,不排除日後1000公里以內的目標,將全數交給東風—16和東風—15,所以東風—16不只會用於對付美軍或美日同盟的軍事介入,也會用來攻臺。他説,臺灣雖然擁有“愛國者3”反導系統,但射程更遠的東風—16在最後飛行階段,速度高達8馬赫,使“愛國者3”攔截成功的困難度大幅提升;若大陸日後真的替東風—16加裝了多彈頭,甚至高機動彈頭,攔截困難度還會再提升。

  《中國時報》21日刊登的一篇言論稱,自從蔡英文上臺以來,對於“九二共識”的漠視使兩岸關係越來越惡化。一些民進黨“立委”把臺灣形容成一個非常不安全的地方,四處都有“共諜”,不知道這樣要如何吸引外國觀光客,“現在政府正在全力宣傳臺灣觀光之際,希望國防部長此時證實中共部署東風—16飛彈,不是為了配合推動保防法與反滲透法”。文章直言,只要兩岸關係和緩,導彈議題就不是議題。《旺報》稱,美方數據顯示,解放軍目前部署的東風—16僅約12枚,美方售臺的“愛國者3”則有400多枚,要説現在東風—16就能對臺造成巨大威脅,有點言過其實,恐怕又是“國防部”為爭取預算的舉動。文章説,蔡英文當局大肆渲染大陸威脅,是看準“只要不宣佈臺獨,大陸就會持續堅守和平統一底線”,因此不斷玩擦邊球;但蔡政府沒有注意到,若持續挑釁,臺灣對美國來説,就不是地區的“和平溝通者”,而是“麻煩製造者”。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