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媒:臺軍首度證實"愛國者"部署臺東 主要防"東風"

2017年03月03日 09:02:53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3月2日報道 臺媒稱,因應解放軍戰略轉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花蓮和屏東——本網注);在防衛南海的問題上,臺海軍南沙定期偵巡任務結合空軍聯平操演,並執行海空聯訓、聯合護漁、海上運補以及人道救援等。

  據臺灣“中央社”3月1日報道稱,臺灣立法機構外事及防務委員會2月28日將邀請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馮世寬進行業務報告。臺灣防務主管部門的報告指出,前瞻解放軍戰略轉型及新式武器裝備投入,臺軍借由革新演訓方法、靈活兵力調整及擴大軍種交流等作為,強化各項戰備整備。

  “愛國者”進駐花東

  報道稱,為了強化聯合防空作戰效能,臺灣防務主管部門表示將原屬於參謀本部的“防空導彈指揮部”移編“空軍司令部”,統一防空作戰指管事權,並適切調整“愛國者”導彈連進駐花東地區,借年度戰備演訓驗證執行成效,以確保防衛作戰有效遂行。這是防務主管部門首度公開證實“愛國者”導彈進駐花東地區。

  臺防務主管部門指出,部隊訓練採“實戰化”模式,將虛擬現實導入合成化戰場,置重點于各類型精準武器射擊、臺三軍兵力火力協調等項目。

  主要為防範“東風”

  另據臺灣《旺報》2月28日報道稱,大陸正在積極升級其戰略武器系統,主要瞄準目標則是臺灣。美國福布斯網站引述美國智庫2049計劃研究所執行主任石明凱的話報道説,解放軍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部署了新型“東風”-16導彈,這種導彈精確度在50米以內,可能在對臺動武時派上用場,用來攻擊防空系統、飛機跑道與未強化的指揮與控制設施。

  報道稱,2049計劃研究所主要工作是針對亞洲地區社會經濟、軍事、環境、科技等領域,提出趨勢觀察和政策建言,曾任美國國防部中國科科長的石明凱指出,新型“東風”-16導彈主要是用來優化傳統武力而核戰力,但本質上屬於攻擊性武器,解放軍可能已經有12枚以上這種類型導彈;從部署在廣東北部永久駐防地看來,它最可能在對臺動武時派上用場。

  報道指出,儘管臺灣已經擁有“愛國者”-3反導彈系統,但與解放軍早先瞄準臺灣的“東風”-11和“東風”-15比起來,“東風”-16更遠的射程對臺灣的反導彈能力提出更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最後飛行階段,新導彈具備更快的速度,“愛國者”-3需要保衛的區域變得更大。

  意欲提升反制戰力

  據臺灣《自由時報》網站2月27日報道稱,臺軍方將防空導彈指揮部提升為“軍”級單位,但無論是主力的“愛國者”-3型、“天弓”-3型導彈,或是等待汰除的鷹式導彈,都是以防空攔截為主要任務,真正具反制戰力的巡航導彈或是從未曝光的彈道導彈,生産或是部署數量有待提升。臺軍方現行對導彈部隊的運用,“以防衛為主,以反制為輔”,能不能有效因應導彈威脅,以及思考“防衛與反制比例的調整”,恐有進一步檢討的必要。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