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民進黨走“裝飾主義臺獨”? 廢“國父”遺像傷兩岸感情

2016年02月24日 09:00: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臺灣《旺報》23日在頭版刊文,認為“廢‘國父’遺像,傷兩岸感情”。報道援引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劉國深的話説,目前看來廢除學校、公務單位懸挂“國父遺像”規定的提案只是高志鵬個人的意見,未來民進黨立院黨團和黨中央的態度是關鍵,大陸方面會密切關注。選舉才剛結束,就推動這類“符號性”的提案,傷及兩岸情感,得不償失。報道稱,劉國深表示,如果只是“立委”個人的想法,大陸方面也不好多説,北京現在最關切的,還是中國主權領土是否完整,沒有分裂;不過,他也強調,雖然個人意見的影響力有限,但兩岸或民共之間的互動關係是點點滴滴累積的。劉國深呼籲,民進黨“立委”切勿把事情做過頭,因為政黨可能輪替,但兩岸關係是持續存在的,做過頭就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給自己出難題。

  “民進黨改走‘裝飾主義’臺獨?”臺灣《聯合報》23日以此為題刊登社論稱,外界正在觀察,不願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將如何落實她“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推動兩岸關係”的承諾。從民進黨在“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態度看,似有意由“兩國論”移向“兩區論”;這項轉變,被外界認為是狡猾、但不失務實的做法。如果蔡英文處理兩岸關係選擇務實,即意味民進黨的“臺獨”路線不可能採取冒進主義;那麼,高志鵬要求“去孫中山”,恐怕只能視為一種“裝飾主義”式的“臺獨”路線。社論警告,“這種做法,或可帶來一時精神上的快慰,但聲稱執政要富國利民,卻立刻在這些歷史枝微末節上偷雞摸狗,恐將重挫民眾的信賴”。

  臺灣《中央日報》23日發表評論文章稱,蔡英文勝選之後,自然知道兩岸關係不能冒進,“於是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場從兩國論退回到兩地區論。但是,民進黨畢竟藏不住尾巴,日前又有立法委員提議要修法把國父遺像拿掉。我們相信,這只是開始,未來還會有一連串去中國化的作為”。文章稱,我們不能不提醒蔡英文,如果不能管好自己的“立法委員”或從政同志,想要在兩岸關係上建立互信,有所突破,根本是緣木求魚。陳水扁的教訓,難道還不夠嗎!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 崔傑通】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