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觀察:臺灣眾縣市舉債黑洞 誰是下顆未爆彈?

2015年07月21日 08: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觀察:臺灣眾縣市舉債黑洞誰是下顆未爆彈?

    林務局鼓勵民眾移除小花蔓澤蘭,每公斤新台幣5元收購,苗栗加碼一倍,民眾騎摩托車滿載小花蔓澤蘭繳交。(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地方舉債的錢坑不是一夕出現,臺灣縣市首長常燒錢辦大型活動換支援度,例如施放煙火就常引起討論。(臺灣《聯合報》資料照片)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灣苗栗縣舉債破表、紓困陷僵局,據“財政部”統計,縣市舉債有如一場沒有終點的競賽,雖然破表只有兩處,但愁城遍地,縣市債務除了長債、短債,還有隱藏負債,債中有債,主政者大玩乾坤挪移,卻債留子孫,財政紀律已是全臺須共同正視的嚴肅課題。

  臺灣錢曾淹腳目(閩南語,形容嘆為觀止的富庶程度),曾幾何時竟遍地舉債,為了選票,縣市長競相借錢辦活動、送福利,“公債法”雖訂遊戲規則,卻只是“參考用”,苗栗縣終不敵債務巨坑倒下,等著臺當局伸援,接著是哪個縣市?雲林縣?宜蘭縣?或其他縣市?

  “財政部”統計,苗栗和宜蘭是目前全臺“唯二”舉債破表的縣市,苗栗債務達新台幣648億(含隱藏負債),超出舉債上限250億(新台幣,下同);宜蘭負債230億,超過舉債上限163億。排名第四的雲林縣則已預警,10月恐發不出薪水。

  其實除了金門、連江兩地外,臺灣從南到北、不分藍綠,各縣市都靠舉債度日,南投、屏東、嘉義、新竹、花蓮等地長期債務都逼近上限,只是“苗栗現象”終讓其他縣市開始正視“鄰家失火”的危機感。

  地方舉債的錢坑不是一夕出現,縣市長的施政是重要關鍵,首長一時的高支援度有時是靠燒錢換來,但民眾早已習以為常,甚至拍掌叫好。

  5年前林務局收購小花蔓澤蘭,1公斤出價5元,當時苗栗縣就加碼到10元,使得砍除小花蔓澤蘭幾成苗栗全民運動,外縣市民眾也聞風而來;同年縣府又把生育津貼一口氣提升11倍,從3000元提高至34000元,福利冠全臺,至去年花掉縣庫5億元。

  雪隧通車後,宜蘭負債步步追高甚至破表,前後任縣長還為此爆口水戰;縣府官員説,債務是多年累積的共業,地方建設發展要錢,既然沒錢,只能借錢。

  “過去主政者辦活動動輒上億,縣庫遲早要破産!”雲林縣今年爆發財政危機,民代批首長為選舉綁樁,大手筆辦活動,有些活動花掉縣庫幾億元,辦完活動一切結束,“這不是浪費,什麼才是浪費?”

  “又在抹黑了!”前縣長蘇治芬駁斥,指雲林縣財政何時好過?都靠她爭取經費,這幾年才熬過來,她任內平均每年增債4.6億,比前任少了許多。

  南投前縣長李朝卿開辦學童午餐免費,7年吃掉20幾億;嘉義縣老人敬老金花費不貲,陳明文任縣長時發1.7億,張花冠上任後加碼,今年要花2.7億。

  比較特別是創稅前段班的新竹市,2009到2011年債務陡增至200多億,主要是開發道路等,市府成了舉債大戶,發薪水捉襟見肘,差點成了穿西裝的乞丏。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