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審議通過,從2015學年度起,有9所大專院校每學期調漲550元(新台幣,下同)至1330元學雜費。
這是近8年來,臺灣高校成功調漲學雜費校數最多的一次。另有14所高校申調被打回。
今年共23校提出學雜費調整申請,教育主管部門邀集企業、學者專家、家長與學生代表,組成學雜費審議小組逐案審查一週,共核定包括桃園創新技院、臺灣科大、臺北科大、實踐大學等9所學校調漲學雜費,其中漲幅最多的達2.5%。申調被打回票的情況包括去年已經調漲過學雜費,支出經費規劃不完善,學生未被充分告知等。
另外,還有兩所高校因高校評鑒降級,被調降1.89%的學雜費。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新增2500萬元學費,會用於弱勢學生助學金和獎學金。該校的巫同學表示,實踐大學背負學貸人數年年上升,近三分之一的人有學貸壓力。調漲學雜費無疑雪上加霜。
全家盟理事長吳福濱是教育主管部門學雜費審議小組成員之一,他表示,全家盟一貫立場,就是反對調漲學雜費,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對公私立學校的學雜費,有全面性大幅盤整;尤其是後段私立學校,經營不善的就退場,而非把矛頭對準學生,只會造成弱勢家庭更重的經濟負擔。
景文科大旅館管理系主任尚瑞國説,景文科大學雜費凍漲14年至今,這次調漲學生每學期學雜費增約1000至1200多元。按規定,增加的收入必須用在補助弱勢學生,“並非學校多賺錢”。
大葉大學校長武東星説,調漲後每名學生只增加400元到450元,對一般學生家庭應沒太大負擔,但對學校財務運用幫助不小,建議應比照公私立高中職的補助差額,讓公私立大學的學雜費差額拉平,才是照顧弱勢學生的教育政策。
[ 責任編輯:楊健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