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暖冬發威 臺灣消費現兩極

2015年12月14日 10:0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在臺北工作的臺南人Cherry,以往每到冬天都要全副武裝,怕冷的她,今年為止“大衣還沒正式穿起來”,原本計劃買件羽絨服過冬,受暖冬影響一直滯後。

  氣溫與消費行為緊扣,臺灣今年暖冬,島內消費力呈現明顯的轉移,不同業態漲跌互見,像保暖衣料類、寢具商品、電暖器幾乎賣不動,而冷藏食品、冰飲則是從夏天火到冬天,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天氣不冷 百貨週年慶買氣也冷

  當我們在調侃廈門“第n次入冬失敗”時,海峽對岸的臺灣,今年也是“感覺不夠冷”。拿11月的氣溫來説,平均溫度為24.12℃,寫下近68年臺灣“氣象局”有記錄以來11月最高溫紀錄。該冷不冷,“溫暖商機”首當其衝,一些往年冬季熱賣的季節性商品,今年銷量至今慘兮兮。

  導報記者了解到,某網購平臺的暖暖包,入冬以來銷量竟只有去年同期五分之一,而在網上賣羽絨衣、厚外套的服裝業者,業績也被暖冬拖累,悲觀預估達不到銷售目標。

  島內各大百貨公司的週年慶,10月份開跑後,除了因大陸“十一”黃金周陸客加持取得開門紅外,統計總體銷售數據,今年受氣溫影響,堪稱“史上最熱的週年慶”,但買氣卻是冷颼颼。太平洋Sogo百貨指出,臺灣景氣整體疲弱,消費者對購物冷處理,猶豫期變長,消費心態趨於務實,偏好家用品及生活家電,風雨衣外套、保暖衣料類及羊毛被、天鵝絨床等寢具商品,幾乎賣不動。“不要説穿毛衣了,連穿長袖的日子都數得出來,像羽絨衣、暖暖包等,無人問津也就可想而知了。”Cherry如是告訴導報記者,她明顯感受到,往年這個時候,臺北街頭大家都裹得嚴嚴實實的,今年多是“輕裝上陣”。

  對這些賣“冬季特定商品”的業者來説,有個好消息是:14日起,冷空氣要來了!但也只持續三四天,週五就回溫了。不管怎麼説,希望對業績有拉抬作用。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