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大陸散戶跨海炒臺股 多方期待利好多

2015年12月02日 09:2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大陸散戶跨海炒臺股多方期待利好多

普遍認為,開放陸客買臺股是一大利好。 圖片來源:臺媒

  據臺灣媒體報道,大陸散戶將可購買臺灣股票了。臺當局“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近日釋放出好消息,開放陸客買臺股政策目前在與相關主管機關溝通中,若有共識,最快可在明年1月上路。

  直接下單

  大陸散戶炒臺股,也不是什麼新話題了,從來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2008年6月,為拯救“跌跌不休”的臺股,臺行政部門開始開放大陸機構投資者間接購買臺股。如今終於輪到了普通民眾。

  消息人士樂觀表示,若“金管會”能開放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平臺,大陸民眾赴臺旅遊時,就可以順便到OSU開立證券賬戶,直接下單買賣,通過網路交易個股及進行資金結算。

  曾銘宗到臺立法部門報告時説,如果開放一定會有配套,包括買個股的比例上限、總數限制及每天的額度上限。臺灣財委會則要求,金管部門必須先報告“開放大陸散戶買臺股的效益評估”後才能解凍。至於陸客投資是否有限額規定,官員説,可能併入“大陸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上限5億美元內(兩岸服貿協議將提高到10億美元),也可以另外再設一個限額,但目前尚未定案。

  充實銀彈

  臺灣日盛投顧總經理李秀利表示,大陸散戶可買臺股是一個“重要指標”。臺股雖然市場較小,但相較其他市場來説較為活潑,加上有許多知名企業,又同文同種,大陸民眾對臺股仍有相當大的興趣。“如果開放陸客買臺股,臺股就會衝上1.5萬點到2萬點。”島內資深證券分析師方慕孺表示,開放大陸散戶投資臺股絕對是“美事一樁”,臺當局不要光説不練,開放愈快愈好。

  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此前曾對臺灣資本市場提出警告,指臺股本益比(市盈率)太低,恐遭邊緣化。郭臺銘表示,大陸騰訊集團獲利和鴻海一樣多,本益比卻遠高過鴻海,資本不分顏色,只分有效率和沒效率。他建議臺當局,開放大陸散戶買臺股,充實臺灣企業銀彈,提高競爭力。

  “臺當局開放大陸股民購買臺股也是希望引進資金活水,提高臺股自由度。”臺灣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李沃墻説,政策和業績是股市行情上漲的生命線,然而,受島內經濟增長乏力、産業轉型困難、民生問題突出、改革進展緩慢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臺灣股市人氣退潮,資金動能匱乏,量能陷入窒息。在資金面緊張的情況下,臺灣股市要想反彈並形成持續上漲動能,需要更多增量資金的參與。

  補足“短腿”

  如果此事成真,“這是推動兩岸資本市場資金雙向流動的重大突破”。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朱磊説,長期以來受制于臺灣方面政策,兩岸資本市場,特別是證券業合作交流一直呈現不平衡的局面,即在兩岸之間,大陸對臺灣開放多,臺灣對大陸開放少。“儘管2003年臺灣證券市場已全面對外資開放,唯獨大陸資本至今卻仍被排斥在島內股市之外。”朱磊表示,推動兩岸金融交流與合作不能讓交流相對滯後的兩岸證券業成為“短腿”。

  “股市不僅是經濟的晴雨錶,也是政治的晴雨錶”。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陳先才説,目前,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的70%在大陸設立了分公司,使得臺灣股市受大陸因素的影響越來越大。無論是兩岸相關協議的達成,還是大陸經濟發展中的一些宏觀調控政策實施,都會對臺灣股市産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開放大陸股民購買臺灣股票,“既突破了兩岸資本市場互動合作瓶頸,也為大陸股民提供了更多元的投資品種”。

  “開放大陸股民來臺購買股票,代表臺股將新增龐大的潛在的買盤,將為臺股注入更多活力,活絡臺灣證券市場。”臺灣元大投顧總經理陳豊豐説,“臺股也沒必要自己將陸資擋在門外,把市場越做越小。”他表示,初步估算,開放初期可為臺股帶來至少180億元新台幣的資金活水,對成交量低迷的臺股,可謂久旱逢甘霖。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