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臺灣豈能坐視“一帶一路”商機溜走?

2015年04月01日 08:4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有先天優勢

  臺灣加入亞投行和“一帶一路”建設,能否發揮優勢並取得效益?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劉宗義近日撰文指出,臺灣作為中國一個近海島嶼,天然屬於“海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並且臺灣經濟與大陸經濟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且臺灣擁有服務業、金融業的比較優勢以及國際産業轉移的經驗,大有可為。

  劉宗義認為,“一帶一路”計劃表明,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和歐亞大陸關係的變化正在撬動全球性的歷史變遷。在這一變化過程中,臺灣在是否參與“一帶一路”、是否與大陸進行更深層次經濟融合等議題上所做的戰略選擇,將對臺灣的未來産生決定性影響。

  臺灣《經濟日報》文章指出,“一帶一路”將是未來30年大陸最重大的國際經濟政策之一,臺灣若能成為亞投行創始會員,可掌握未來該行支援的基礎建設,獲得重大的投標資訊和商機。臺灣在高鐵營運、高速公路的計費系統、服務區的經營、機場的商業營運、物流系統的資訊管理設計等,都有全球領先的經驗,絕對夠資格參與合作。

  臺灣《天下雜誌》3月30日的評論文章説,加入亞投行應是臺灣的戰略目標,如何加入、以什麼名義加入,則是戰術問題。不應為了戰術問題,犧牲或延誤了戰略目標。

  臺灣參與“一帶一路”,與其他地區相比還有一個顯著的不同之處。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表示,臺灣人民是透過共同的歷史文化、文字語言,作為民族復興主體的一分子參與。近年,臺灣人受“臺獨”宣傳影響,總對大陸的“讓利”心存戒心,若順利加入“一帶一路”,臺灣人將可第一次真正從全球角度及健康的心態理解自己的民族身份。(記者 王 平 吳亞明)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