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馬英九:分分合合是中國歷史現象 兩岸欲速則不達

2014年11月04日 14:1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4日消息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日前表示,海峽兩岸分隔65年,太多東西無法短期內協商出結果,應回顧古人智慧,“欲速則不達”,不要揠苗助長,這對目前兩岸關係有重要意義。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是在會見境外媒體訪問團時作上述表示的。

  馬英九説,臺灣開始兩岸交流差不多20多年,還不到一代。實際上,就許多人看,兩岸關係過去6年(2008年以來)已有很大改變。他上任前兩岸沒直航班機,現在1天118班,已是歷史上空前成長;大陸在臺學生開始競選大學學生會主席。臺灣當局最主要目的,就是讓雙方有更多了解,之後不管做什麼決定,才會得到大多數民眾支援。

  他表示,大陸赴臺人數,6年來累積超過1200萬人次,目前1年已接近300萬人次;每年約500萬人次臺灣民眾到訪大陸。大家開始慢慢發展出一些相互了解與互信,這個程式應讓它有一段時間發展得更成熟,對雙方來講都有幫助,“不必急著處理一些目前無法處理的政治問題”。

  馬英九説,中國有紀錄的歷史約4600多年,70%或至少65%時間是統一的,30%(約1400年)左右是分裂的,歷史上分裂時間最久有超過200年,在一個有歷史觀的民族看,“這些分分合合其實也是歷史現象的一部分”,重要的是能否確保人民幸福。(台灣網 何建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