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臺灣人應如何看李光耀的兩岸統一預言

2014年10月12日 15:53 來源:環球網綜合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

  臺灣《旺報》10日社評,原題《李光耀的兩岸統一預言》,全文摘編如下: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他的新書《李光耀觀天下》一書,談到他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李光耀説,“臺灣與大陸的重新統一是時間的問題,這是任何國家無法阻擋的。事實上,臺灣的國際命運早在1943年的開羅會議上就被確定了”。

  李光耀更進一步指出,李登輝當“總統”時,發起臺灣化進程,“強調該島脫離中國。但是這不會改變最終統一的結果,這樣做只能使臺灣人在重新統一實際發生時更加痛苦”。

  近年來,“統一”一詞在臺灣,似乎變成政治上説不出口的禁忌。然而,做為臺灣長期友人、被稱為“新加坡之父”、有著成功的新加坡治理傳奇的李光耀,如此直言不諱地説出“統一必然論”,聽在臺灣許多人耳裏,特別是“獨派”支援者的耳中,不知如何辯駁?

  從李光耀書中揭露的兩岸觀察、統一預言。我們真的得好好分析與論辯這中間的道理何在?李光耀為什麼如此篤定?因為,統獨問題的糾葛已如附腳藤蔓綁住臺灣實在太久了,讓臺灣長期陷入內耗,一點一點地耗蝕了臺灣的競爭力,讓臺灣從經濟上充滿活力、欣欣向榮,變成今天停滯不前、被世界邊緣化的艱難處境。從這一點來説,李光耀説的“更加痛苦”,已不是預言,而是進行中的殘酷現實。

  要怎麼從李光耀的言論看統一問題呢?可以從“想不想、會不會、該不該”三個切入點來分剖。首先,“想不想”?這個切入點最簡單,也最困難。簡單的是,想不想是一種情感偏好,不需要道理,不必附理由。想統一就是想統一、想獨立就是想獨立,這種各自的擁護,嚴格來説也沒有對錯可論,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而已。難的地方也在於,當統獨擁有了接近信仰的色彩,意謂著在統獨立場上選了邊,彼此説服甚至溝通的空間就會縮小,甚至,由於過分的正當化自己的立場,對不同立場的持論者,也就容易用情緒性語言攻擊對方。這也是為什麼馬英九這6年半説了幾百次的“不統”,得到的還是“獨派”人士對他扣上“賣臺”的評價。因為他每次説“不統”時也必説“不獨”(或者倒過來,他説“不獨”時必説不統)。非我“獨”類,其心必異。

  拉回李光耀的統一預言,“獨派”通常採取的是不交集的回應法,比方説,回批李光耀的發言叫“干涉內政”,“臺灣前途不容外人説三道四”,或者乾脆進行國格污衊,譏笑“新加坡是鼻屎大的國家”。

  其次,“會不會”?想不想是個人心中的主觀,會不會是對未來的預測,李光耀的統一預言,討論的不是想不想的個人意願選擇,而是會不會的趨勢大局判斷。在李光耀的看法裏,不想統一併不會阻卻統一。當被問到“臺灣當地的調查顯示,支援獨立的人比要統一的人更多”。李光耀直言“(這種民調)是毫無意義的……臺灣的前途不是根據臺灣人民的意願確定,而是由臺灣與中國力量對比的現實,以及美國是否打算進行干預來確定的。這不是以民意調查來決定”。

  這個篤定的預言基礎則來自於他對“經濟”與“國際局勢”的判斷。“逐步和不可阻擋的經濟整合將把這兩個社會(臺灣與大陸)連接在一起。……兩岸不斷發展的互相倚賴關係,將使臺灣無法實現獨立”。

  而在國際局勢面,他也指出“獨派”依靠美國的祈願是不會成真的,因為“美國在臺灣的影響力,最終將會衰退”。更不要説,“美國不會願意為了臺灣獨立而與中國交戰”。“即使中國在第一戰打輸了,也會返回來打第二輪、第三輪、第四輪,不斷地打,直到勝利”。

  第三,“該不該”?想不想,是一種阿Q的心理模式,會不會是一種無可改變的宿命論。那該不該呢?我們認為,該不該某種程度,應是“會不會”的延伸。

  也就是説,如果李光耀的統一預言為真,那麼對臺灣來説正確的問題就不再是“要不要統一”、“如何阻擋統一”,而是“如何在最有利的狀況與時間下統一”?這又可以回到“想不想”的層次去反掘“為什麼不想”?再找出如何降低讓臺灣“不想”的因子,例如,對政治制度的疑慮,那麼追求兩岸政治制度的進步與相容性,就會變成一個功課,或者一個統一的條件。

  不管“獨派”喜不喜歡李光耀的統一預言,李光耀的話就算不當暮鼓,也至少是一記警鐘。我們應該理性面對“李光耀預言”,讓不可逆轉的歷史道路平順進行,才符合臺灣人的利益,也是全體中國人所應該追求的。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