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盤點臺北市長為模範生頒獎趣事:馬英九為女兒頒獎

2015年10月16日 13:16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前,臺北市長柯文哲稱擬取消市長親自為模範學生頒獎,引發了廣泛討論。值此議題發酵期間,臺灣“中央社”對歷屆臺北市長為模範生頒獎的情況作了盤點,幫助網友先來了解一下每年頒發市長獎、模範生和優良學生獎的慣例從何而來?每年要花費多少時間和資源?這個頒獎的傳統又曾發生什麼趣聞?

  臺北市長親自頒獎起源

  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當臺北市長第4年時,開創了親自頒市長獎給中小學畢業生,並一一合照的先例。之後連小學模範生、高中職優良學生表揚也比照辦理,一直沿襲至今。之後新北市、臺中市等直轄市也紛紛跟進。

  一年要頒5次

  臺北市長目前每年頒1次市長獎給高中職以下學生,每年分別頒2次給小學模範生與中學優良學生獎,相當於一年共頒獎5次。

  一次典禮要致詞4次

  以市長獎為例,一天分4個梯次頒獎,每個梯次都安排不同的學生表演,市長也得致詞4次。

  每場頒獎典禮耗費8、9個小時

  以模範生與優良學生表揚大會為例,市長通常要花費3天時間,第1天到小學場頒獎,第2天到中學場,第3天到高中職與市立大學場。市長每一場要從上午9時頒獎到下午4時,幾乎耗掉一整天,工作人員則要嚴格控制市長頒獎及學生合照流程和時間。

  一年要花900萬元新台幣

  目前臺北市每年頒一次市長獎,一學年頒兩次模範生與優良學生獎,市長獎的獎品、獎座、行政費約需500萬元(新台幣,下同),模範生與優良生約需400萬元,總共花費900萬元。

  得獎者每人最多拍8-11秒、最少僅有3秒

  根據媒體報道,開創頒獎風氣的創始者陳水扁,除了跟學生握手,再跟家長握手,整個過程約11秒。

  前臺北市長馬英九和郝龍斌兩人頒獎節奏相似,平均對每個學生花費約8秒鐘時間。新北市長朱立倫合影時間平均約3秒鐘。

  頒獎軼事

  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擔任臺北市長時,頒發市長獎給臺北市1000多名錶現優異的中學畢業生,其中小女兒馬元中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就形成了爸爸當市長,頒發市長獎給女兒的有趣畫面。馬元中上臺領獎時,先是説了一聲“爸爸好”,馬英九則開心地與女兒熱情擁抱。馬英九還問馬元中,“親一下好不好”,害羞的馬元中則是連連説“不好”、“不好”。

  1998年臺北市長選戰,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挑戰尋求連任的陳水扁之際,馬英九女兒馬唯中恰好從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當時陳水扁親自頒獎給她,成為有趣的畫面。

  2014年市長選舉前,時任市長的郝龍斌出席市長獎頒獎典禮,勉勵1318位獲獎學生,現任市長柯文哲的女兒柯傅蓉也在得獎之列。柯傅蓉在母親陳佩琪的陪同下,從郝龍斌手上接過獎狀。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