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馬英九過境波士頓重返哈佛 公開演講未獲准

2015年07月13日 09: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久揚之旅”過境美國東岸的波士頓,美方給予適度禮遇。而馬英九在母校哈佛大學與國際學者閉門座談時,表示要堅守“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現狀”。

  臺灣《聯合晚報》12日援引與會嘉賓的轉述稱,在哈佛大學閉門座談會上,馬英九一開始的發言即廣泛觸及兩岸互動、臺美關係。他重申所主張的“維持現狀”就是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下不統、不獨、不武,這是對臺灣最佳保障”,而所謂的“現狀”是指過去7年臺灣的路線,不是前任(指陳水扁)的“烽火連天”。與會學者特別關注馬所談的“南海和平倡議”,多人追問馬英九是否針對“和平倡議”的路徑提出更清楚説明,包括如何執行。中時電子報稱,馬英九當年求學的恩師、紐約大學教授孔傑榮也趕去探望馬英九。他建議,臺灣應該善用太平島的地理位置,邀請國際重要學者專家到那裏開會,尋求南海問題的解決方案。不過,會上並未特別針對臺灣明年的“總統選舉”以及選後兩岸的發展交換意見。

  馬英九此行被定位為“久揚之旅”,將訪問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多明尼加、海地及尼加拉瓜3個“邦交國”,去程過境美國波士頓,回程過境洛杉磯,預計18日返回臺灣。《自由時報》12日透露,由於八仙樂園塵爆傷者仍在與傷痛奮戰,馬此行的參訪行程做了不少調整,原本歡慶的活動全部取消。例如當地時間14日馬英九將參訪海地,與海地總統會面,流行歌手出身的海地總統將用歌聲祈福。

  “中央社”稱,馬英九當地時間11日抵達波士頓後即前往母校哈佛大學,座談會結束後參觀校園。他重遊以前住過的宿舍、研究室及常去的圖書館等,並開心地與“駐美代表”沈呂巡合抱一棵大樹留影紀念。馬英九日前在接受專訪時曾表示,哈佛大學有一棵他非常迷戀的大樹,太美了,有時候會在夢中出現。《聯合晚報》稱,馬英九一路頻頻開啟話匣子,日前他爆料夫人周美青的糊塗事,有一次出遊曾把冷啤酒(Cold beer)廣告錯看成金熊(Gold Bear)。記者再度追問這件事時,他因情緒太高昂重心不穩差點摔倒,還説“我太太會把我殺了”。《聯合晚報》説,馬英九在島內支援度低迷已久,推動的各項改革也是批評多、鼓勵少,但此行不僅有美方的高規格禮遇,美國學者對他的“和平倡議”也給予高度評價,“讓他流露出久違的自信與風采”。

  這是馬英九任內第11次出訪,也是首次在波士頓過境。親民黨主席宋楚瑜12日下午批評稱,臺灣有這麼多問題有待解決,絕不是馬英九該回母校的適當時候。《聯合晚報》12日分析稱,美方依據過去“安全、便利、舒適、尊嚴”的原則,對馬英九此行提供適度禮遇。外交人士分析認為,馬是哈佛校友,有地緣淵源,美方順勢讓他過境波士頓,給他高度禮遇。不過馬英九希望在哈佛大學公開演講的要求未獲得美方同意,顯示美國擔憂造成中美關係動蕩。該報同時提到,臺灣“外交部”以往多把過境美國視為機密,這一趟卻在日前便公佈地點,並有意強調過境東岸的禮遇,“可能與日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訪問美國時,獲得相當禮遇有關”。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資深顧問葛來儀認為,馬英九能在波士頓過境,舊地重遊,如果美臺關係不好,是做不到的。但她也認為,目前並非馬英九在美發表公開演講的適宜時機。《中國時報》稱,馬英九齣發前強調,這些年跟美方打交道始終保持“低調、零意外”,所以臺美已建立高層互信;美方知道他不會破壞臺美默契,也不會濫用過境機會大張旗鼓、敲鑼打鼓,所以哈佛大學的演講不對外公開。《中國時報》注意到,馬過境波士頓的同時,臺灣陸委會主委夏立言抵達華盛頓,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隨後也將造訪華盛頓,“兩岸互動關係引發關注”。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林曦】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