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港媒:臺灣多名藍營政客退黨 國民黨面臨空前危機

2015年07月07日 10:16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境外媒體稱藍營政客退黨:國民黨面臨空前危機

  核心提示:前國民黨民意代表張碩文日前退黨。外界也傳出國民黨民意代表紀國棟、北市議員李慶元等人與親民黨接觸。

  港媒稱,國民黨的氣勢衰竭,目前正進入民意代表提名如火如荼之時,有四位民意代表跳船,有的改披親民黨的橘營戰袍,有的退黨以無黨籍名義參選。他們對黨離心離德,這些本土派的民意代表對黨處理王金平方式不滿,且將洪秀柱提出的“一中同表”視為“急統”,民意代表候選人在當地選情的壓力下,不是與國民黨中央切割,就是跳船自謀生路,讓國民黨陷於空前的危機。

  據香港《東方日報》7月5日報道,國民黨將會正式宣佈洪秀柱出征競選明年大位,也將同時提出民意代表名單。馬英九雖已退出黨的領導層,但舊勢力在黨內仍有極大影響力並主導提名大局,依“馬王政爭”的延續,必是卡王,不提名本土派的候選人,國民黨的跳船潮又將掀起波濤。

  藍政客紛紛退黨

  據臺灣《自由時報》7月2日報道,國民黨爆發出走潮,繼國民黨前民意代表張碩文退黨,國民黨民意代表張嘉郡考慮退黨,連任四屆的國民黨北市議員李慶元也表達有意退黨,會在7月10日前發佈退黨聲明,並擬以無黨籍身份參選民意代表,挑戰現任民意代表賴士葆。

  李慶元受訪時表示,去年選舉大敗,卻不見黨內改革,他曾提出盼黨內深化民主,包括縣市黨部主委比照民進黨由黨員投票,以及民意代表提名機制更具民意,並建議結束黨營事業。但黨內高層完全沒有接受,不僅黨部主委全由黨派,民意代表提名機制還邁向極權化,未經民意的程式就徑自決定,根本是玩假的。他認為,去年選舉,公民意識覺醒,國民黨沒覺醒,感受不到中立選民的力量。

  “即使沒機會參選民意代表,還是要退出國民黨。”李慶元感嘆説,對國民黨實在灰心。

  報道稱,此外,退出國民黨、代表親民黨參選新北市三重區民意代表的張碩文7月1日表示,現在整個國民黨忙於自救,沒有以民眾為中心,“未來將陸續有人從國民黨出走”。張碩文説,“國民黨現在蠻寂寞的,可是我們出走的這些人並不孤單”。他透露,包括一些臺面上不方便對外表態的人物,以及一些卸任民代,都在與親民黨接觸中。

  宋楚瑜虎視眈眈

  臺灣《自由時報》7月4日報道稱,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對國民黨“挖墻腳”傳聞甚囂塵上,親民黨人士表示,最近一度傳出國民黨民意代表李鴻鈞退黨傳聞,“顯然過去有親民黨背景的人、省政府時代與宋楚瑜關係不錯的省議員及其家屬,陸續要回籠了”。

  據報道,前國民黨民意代表張碩文日前退黨,改代表親民黨參選民意代表;外界也傳出國民黨民意代表紀國棟、北市議員李慶元等人與親民黨接觸,橘營近來聲勢看漲。

  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7月3日也對民進黨所做民進黨臺當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國民黨準臺當局領導人參選人洪秀柱與宋楚瑜的支援度民調結果評論説,這顯示兩件事,一是蔡英文具有絕對優勢,二是洪秀柱已經出局了。

  劉文雄表示,從局勢看來,洪秀柱已經沒空間了,身在一個民意代表席次過半的國民黨,三組人馬的民調竟然只剩22%,還未宣佈參選的宋楚瑜,與洪秀柱差距在誤差範圍內,未來宋若正式宣佈參選,並多提出一些看法,支援度一定遠超過洪,“洪秀柱情何以堪?她沒有任何競爭力了”。

  洪秀柱處境艱難

  據香港《東方日報》7月5日報道,從國民黨一片委靡中突圍的小辣椒洪秀柱,以其勇氣、擔當、責任和清新,在臺灣掀起一股旋風,令原本看衰國民黨2016年大選的民眾為之震動,但自洪秀柱被國民黨中常會提名為臺當局領導人候選人以後,黨內圍繞選舉的亂象無減,相比民進黨的團結一致和鬥志昂揚,敗象顯露無遺。

  最新民調顯示,蔡英文以45%的支援度領先12個百分點,若以看好度分析,過半民眾看好蔡英文,只有13%民眾看好洪秀柱。民調還顯示,37%民眾認為洪秀柱傾向“急統”,這或許是洪秀柱民調何以大幅落後蔡英文的原因。對臺灣民眾來説,即使洪秀柱的勇氣和擔當讓人敬佩,但在涉及“統獨”的大是大非問題上,不會因此而改變自己的主張。

  報道稱,事實上,不只是民眾,不少本土派藍營民意代表在民調公佈後,也質疑洪秀柱的兩岸論述,一些藍營民意代表更因此宣佈退黨和退選,可見洪秀柱並未獲得全黨認同,無法凝聚黨內聲勢。而國民黨“九合一”敗選後,也不見大破大立的改革,反因明年選舉惡鬥、放話不斷,國民黨的內憂外患已接踵而至。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