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習近平最新對臺講話定調重要節點上的兩岸關係

2015年05月06日 08:1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引起海內外矚目的“習朱會”舉行後,臺灣多數輿論觀點認為,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就兩岸命運共同體所提出的五點主張,為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的兩岸關係“定調”。

  臺灣各大平面、廣電、數字媒體5日以重點版面、篇幅報道此次國共領導人會面。《聯合報》前四個版面是此次會面的特別報道,從“聚焦青年”、“現場直擊”、“政治效應”等角度深入報道並分析此次兩黨領導人會面所傳達的訊息,“民意論壇”版面刊載了6篇相關評論文章。

  其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王高成的評論文章指出,此次會面對於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具體分析,此次兩黨領導人會面再次確認了“九二共識”為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從而建立基本互信,有利於未來互動。兩岸關係的發展將注入新內涵,著重增進所謂“三中一青”的利益,並鼓勵兩岸年輕人的參與和交流。臺灣參與亞投行、“一帶一路”及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訴求獲得大陸領導人正面回應。

  《中國時報》、《旺報》5日發表的聯合社論指出,此次國共兩黨領導人會面理性、務實,達成兩岸關係鞏固傳承、深化發展兩大目標,有利於兩岸和平發展大局及兩黨深化互信。

  在會面中,習近平就兩岸間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提出應“慮善以動,動惟厥時”。援引自《尚書》的這句古語也在臺灣引起媒體關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為《中國時報》分析指出,大陸對兩岸政治分歧有一定急迫性,冀望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能承擔政治責任,把握住歷史時機,促進兩岸政治問題的解決。

  就習近平在會面中提出應認真思考處於“新的重要節點上”的兩岸關係該如何走,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趙春山接受中央社採訪時也表示,國共應該加強交流,開拓創新。

  趙春山建議,朱立倫已成為國民黨主席,未來應針對大陸政策建立一套“繼承又有創新”的論述,以因應環境的改變;並凝聚國民黨及支援者的共識,努力取得執政地位,落實自身政策主張。

  對於民進黨方面提出多項質疑,前臺中市長胡志強5日上午接受廣播節目專訪時指出,參加亞投行等融入區域經濟的問題非常重要,臺灣不能落後;民進黨不要還沒為兩岸做些什麼就不斷批評,這並不是好事。《聯合報》同日社論也指出,民進黨如果仍然認為“沒有民共關係也是一種關係”,慎勿落入縱使重返執政、在兩岸關係上卻形同被判出局的困境。(完)(記者 劉舒淩 陳小願)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