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中央臺辦:民進黨"一邊一國"立場如何維持臺海現狀?

2015年05月06日 08: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中共中央臺辦負責人解讀習近平總書記會見

  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講話精神,總結國共兩黨互動成果

  5月5日,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負責人接受《人民日報》、新華社記者聯合採訪,就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講話精神,國共兩黨互動成果回答了記者提問。內容如下。

  一、如何認識習總書記講話的重要意義?

  習總書記會見朱立倫的重要講話,站在民族復興的高度和兩岸關係發展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深刻總結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驗和啟示,指明瞭新形勢下國共兩黨關係、兩岸關係發展的方向和路徑,體現了對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戰略思考。

  講話敏銳把握臺海局勢發展變化,指出當前兩岸關係處於一個新的重要節點,點出了兩岸關係今後的路應該如何走這一嚴肅重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攸關中華民族和國家未來,攸關兩岸同胞福祉,攸關臺海和平穩定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是兩岸同胞極為關注、每一個負責任政黨都必須明確回答的重大問題。因為不同的道路選擇,必然會給兩岸關係發展帶來不同的前景。

  講話從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中,總結出4條彌足珍貴的經驗和啟示,也就是要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政治基礎,堅持開展兩岸協商談判、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堅持為兩岸民眾謀福祉。這為兩岸同胞思考回答兩岸關係發展應該走什麼路這一重大問題指明瞭方向。

  講話呼籲兩岸同胞攜手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歷來命運與共,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大背景下,兩岸聯繫日益密切,未來命運緊緊聯繫在一起。為此,兩岸同胞應強化兩岸命運共同體意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攜手開創兩岸關係新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p  align=  

  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新社發 盛佳鵬 攝

  二、如何理解習總書記提出的五點主張?

  習總書記講話提出的五點重要主張,回答了新形勢下兩岸關係未來之路應該怎麼走的重大問題,也回應了當前兩岸民眾關心的一些切身利益問題。

  一是強調維護“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政治基礎的重要性。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已無可辯駁地證明,堅持這一基礎,臺海就會保持穩定,兩岸關係就會繼續向前發展。反之,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講話呼籲國共兩黨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一切損害兩岸關係政治基礎的言行,堅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提出雙方可以積極探討構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框架。我們認為,不僅國共兩黨之間可以進行探討,還可以鼓勵其他各黨和社會各界展開討論,以探討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正確方向行穩致遠的保障。

  二是強調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宗旨。講話表達了願意首先與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善意與誠意,並針對臺灣同胞關切的一些具體問題,提出了努力方向、解決思路和可行措施,包括為基層民眾、中小企業、農漁民合作發展、青年創業就業創造更多機會;繼續為在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的發展創造更好條件;加強研究、務實探討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問題,在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的情況下作出妥善安排;對臺灣加入亞投行的意願持歡迎態度等。對這些臺灣民眾關心的問題,表明瞭我們積極正面的態度。

  三是指出兩岸同胞要加強心靈溝通,實現心靈契合。講話針對兩岸同胞情感有疏離、思想有差異、互信不足的狀況,提出加強兩岸文化交流,建設共同精神家園;擴大同胞直接交往,尤其要擴大兩岸基層民眾和青年交流往來等主張。講話特別提出要關心兩岸青年的成長,為他們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充分體現了對青年人成才成長的重視關心和期待,突出強調了兩岸同胞不僅要“手拉手”,更要“心連心”。

  四是呼籲國共兩黨和兩岸雙方要妥善處理分歧,增進政治互信。講話直面兩岸存在的政治分歧和難題,提出既要相互尊重、求同存異,又要勇於面對,努力聚同化異。同時也要妥善管控好矛盾和分歧。這些主張體現了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務實精神,以及敢於面對難題的勇氣和擔當,展現了願意積極探求解決問題之道的誠意。

  五是描繪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美好前景,提出國共兩黨、兩岸同胞要努力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講話站在民族和歷史的高度,指出實現民族復興是中華兒女的共同目標,需要大家一起來幹。這其中,國共兩黨更要勇於承擔起歷史責任,為開創兩岸關係新未來、實現民族復興作出新貢獻。

  5月3日,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圖左),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本次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p  align=  

  5月3日,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在上海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圖左),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出席本次論壇開幕式並致辭。 中新社發 湯彥俊 攝

  三、朱立倫主席率中國國民黨訪問團出席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習近平總書記和俞正聲主席分別同他會面。在這個過程中,雙方取得了哪些積極成果?如何評價這些成果?

  國共兩黨就雙方交往與兩岸關係發展等一系列問題廣泛深入交換了看法,取得積極成果。

  ——在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面,兩黨高度肯定,10年來國共兩黨和兩岸同胞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由緊張對抗走向和平發展,創造了和平紅利,成果得來不易,值得大家珍惜。要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要秉持民族大義,加強交流,共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為臺海地區謀和平作出更大貢獻。

  ——在維護共同政治基礎方面,兩黨重申,2005年“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提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是兩黨的共同主張,成為兩黨的共同政治基礎。2008年以來,兩岸雙方在這一共同政治基礎上恢復協商,簽署21項協議,對於促進兩岸了解,互利雙贏,發揮了巨大作用。兩黨和兩岸雙方都應繼續堅持這一共同政治基礎。

  ——在處理兩岸政治分歧方面,兩黨表示,兩黨和兩岸雙方要正確對待兩岸差異,相互尊重,管控分歧,避免干擾兩岸交流合作。兩黨可就兩岸關係中的難題進行探討,找尋解決之道。我們認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易有難的,可以先易後難,逐步累積共識。只要秉持同胞情、同理心,兩岸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擴大經濟合作方面,兩黨認為,為促進兩岸産業合理規劃佈局,兩岸應成立産業溝通規劃平臺,並鼓勵兩岸産業形成産業鏈或供應鏈的合作,協助零部件中小企業與中心工廠形成長期戰略合作關係。應共同為兩岸企業在對方發展創造有利條件,繼續發揮兩黨臺商權益保障機制的作用,維護在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的合法權益。雙方同意努力推動提高兩岸農産品檢驗檢疫和通關效率,積極落實執行《海峽兩岸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協議》,及時處理相關問題。我們認為,上述措施進一步為兩岸基層民眾、中小企業、農漁民合作發展及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想辦法,搭平臺,有利於擴大和增強兩岸民眾的受益面和獲得感。

  ——在深化兩岸交流方面,兩黨充分體認到,青年是民族的未來,也是兩岸的未來。兩岸應更多關注青年成長,鼓勵相互交流,增進了解,為他們就學、實習、就業、創業等提供更多機會和舞臺,協助他們實現人生夢想。積極推動儘快完成大陸旅客在臺灣轉机議題的協商,採取更多進一步便利兩岸同胞往來的措施。要深化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擴大兩岸同胞交往。我們認為,由於過去兩岸長期隔絕,社會制度不同,同胞之間情感有疏離、思想有差異很正常。消除隔閡需要時日,但事在人為,兩黨為此作出的不懈努力,有利於實現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在臺灣同胞關心的參與區域經濟合作方面,兩黨同意積極務實探討臺灣參與區域經濟合作的途徑,讓兩岸攜手開創國際市場的新空間,提升中華民族經濟的國際競爭力。大陸方面表示,歡迎臺灣以適當名義加入亞投行,歡迎臺灣以適當方式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兩岸輿論普遍肯定國共兩黨互動成果,認為對於兩黨傳承歷史責任、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增進互信、維護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5月2日午間,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一行抵達上海,即將出席3日在滬舉行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右)等前往機場迎接。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p  align=  

  5月2日午間,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一行抵達上海,即將出席3日在滬舉行的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張志軍(右)等前往機場迎接。 中新社發 葛鳳章 攝

  四、臺灣各界和主流輿論對朱立倫主席此訪和國共兩黨互動成果給予積極評價和肯定,但民進黨和“臺獨”勢力卻不遺餘力地進行抹黑和責難。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次國共兩黨高層互動和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成果,各界都給予了很高評價。民進黨和“臺獨”勢力的表現並不令人奇怪。從歷史上看,民進黨在臺灣執政時期,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否定“九二共識”,竭力推動“臺灣法理獨立”,把兩岸關係一度推到戰爭的邊緣。2008年以來,每當兩岸關係向前推進、交流合作擴大深化、兩岸民眾福祉得到增進之時,民進黨總是消極以待,不少人就會跳出來顛倒黑白,極盡阻撓、破壞之能事,這充分暴露了其頑固堅持“一邊一國”的分裂立場、阻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真實面目。人們不禁要問,堅持這一立場和做法,如何能夠“維持兩岸現狀”?如何能夠“保持兩岸和平穩定發展”?否認“九二共識”,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必將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就不可能有和平,也不可能有發展。我們相信廣大臺灣民眾能夠看得清,什麼樣的政策和言行有利於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和增進自身福祉,什麼樣的政策和言行損害臺海和平穩定和自身利益。(完)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