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媒體正在“綠化” 當“打馬”成為媒體圈潮流(圖)

2015年01月08日 11:14 來源: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打馬”最狠 年代電視臺變深綠?

  這種“綠化”(至少看起來是)也表現在電視圈。過去一般認為三立、民視屬於綠媒,其他一般是中立或是偏藍媒體,不過現在情況有所改變,其中以年代的轉變最為明顯。島內名嘴楊蓮福告訴導報記者,由於馬“政府”曾停播年代的一個臺,雙方就此産生過節,年代新聞臺的政論節目便加足馬力“打馬”,沒想到收視率一再飆高,島內電視圈也一窩蜂地形成批馬風氣,“就連像東森這樣的電視臺,立場是比較中立客觀的,但有時候也是批馬不遺餘力”。

  年代的出格表現也引發了大陸網友的關注,有人甚至以“深綠媒體”稱之,其老闆練臺生(外省第二代)也被稱為“綠營媒體大亨”。彭懷恩指出,年代的轉向,主要還是受收視率影響。他分析説,晚上會坐在家裏看政論節目的觀眾,以中下階層的中年人居多,而中上階層和社會精英可能會選擇聽音樂會,因此節目為了迎合觀眾口味,就會越來越傾向於用批判、謾罵的方式來留住觀眾。

  在“打馬”成為潮流的當下,電視圈的“打馬悍將”便成為香餑餑。楊蓮福説,名嘴們的受歡迎程度通常並不取決於名嘴本身的論述能力,最主要還是看收視率,觀眾愛聽什麼話題,名嘴就講什麼。

  藍網民成“另類” 網路媒體綠油油

  相對於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臺灣的網路媒體更是一片綠油油。批踢踢實業坊是臺灣最知名的社交論壇,這裡被稱為“臺獨”、綠營網民的大本營。

  彭懷恩教授表示,網路媒體是年輕一代的天下,不過這裡的藍綠網民比例卻有相當大的差距。據他研究,在臺灣主要網路論壇中,偏藍網民佔比只有不到30%,而偏綠網民已超過70%,加上藍營的論述能力本來就很差,在新興媒體上更是缺乏運作能力。

  楊蓮福也認為,馬“政府”在網路世界確實沒有話語權,原因是他們不重視,也不了解。新興媒體發展迅速,也是“九合一”選舉過後大家才看到,原來臺灣30歲以下的選民,是不看報紙的,網路和智慧手機也取代了電視,成為了年輕一代接受訊息的主要來源,這也意味著未來在臺灣選舉中,應更注重這一塊的宣傳力度。 (記者 薛洋 楊思萍)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