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媒體正在“綠化” 當“打馬”成為媒體圈潮流(圖)

2015年01月08日 11:14 來源: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媒體正在“綠化” 當“打馬”成為媒體圈潮流(圖)

  

  7日《蘋果日報》、《自由時報》、《聯合報》頭版

  打開臺灣電視政論節目,現在紛紛以“反藍”、“打馬”為時尚,言辭越激烈,收視率往往越高;在新興的網路媒體上,“臺獨”反馬言論更是甚囂塵上;至於傳統的紙媒,曾經的老大老二——《中國時報》、《聯合報》早已喪失昔日的光環,而“臺獨”、“反中”的《自由時報》、《蘋果日報》坐穩頭兩把交椅。不管是電視、網路還是紙媒,臺灣媒體這些年都有“綠化”的趨勢。導致臺媒“綠化”有多方面原因,而馬“政府”喪失輿論陣地,也讓其不可避免地陷入施政困境。

  爭奪年輕人 《蘋果日報》由中立轉綠

  在遍及臺灣各地的“7—11”、“全家”便利店,有島內四大報紙供消費者購買、取閱,你會發現,幾乎每一期報紙,都是《自由時報》最厚,有100多個版是家常便飯,《蘋果日報》次之,而《聯合報》、《中國時報》經常只有二三十個版。報紙版數多是因為廣告多,廣告多是因為商家看中其發行量和影響力。

  臺灣新聞界資深學者、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彭懷恩嚮導報記者透露,目前在臺灣,老牌“臺獨”報紙——《自由時報》所佔的市場份額是最大的,發行量對外宣稱是五六十萬份;而《蘋果日報》發行量大概是40萬份,其政治立場過去被視為中立,對於藍綠,經常是各打五十大板,不過就彭懷恩觀察,這種狀況在“太陽花學運”之後有所改變,“《蘋果日報》主要還是想爭奪年輕人的市場,年輕人要爭取什麼反對什麼,報紙就要跟進,這也導致其看起來越來越綠”。

  《中國時報》、《聯合報》曾長期是臺灣報業的“兩強”,島內自打出現藍綠對立後,這兩份報紙被歸為“藍媒”,如今它們兩家發行量加起來,也不如《自由時報》一家多,廣告量比歷史巔峰時期萎縮太多。

  雜誌方面,《新新聞》是老牌的時政週刊,雖然長期扮演批評者角色,但總體來説還算中立理性,不過近兩年其立場急轉,“臺獨”言論激烈程度,甚至可以同《自由時報》“媲美”。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