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時事  >   熱點聚焦  >   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  >   各方關注  >   正文

新京報:“烏鎮峰會”讓網路紅利惠及全球

2015年12月04日 15:08 來源:新京報宋識徑 字號:       轉發 列印

新京報:“烏鎮峰會”讓網路紅利惠及全球

  11月17日,浙江烏鎮西柵景區入口處,遊客在新設立的網際網路大會宣傳墻前拍照留念。11月19日,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開幕。新京報記者李冬攝

新京報:“烏鎮峰會”讓網路紅利惠及全球

  11月19日至21日,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浙江烏鎮舉行,這是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網際網路大會。外媒評論説,“烏鎮成為網際網路世界的中心”。

  在兩天半的時間裏,近200名嘉賓作了富有創見的演講或發言。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介紹,大會向全世界發出呼籲,並在9個問題上達成廣泛共識。與會嘉賓認為,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為網際網路發展的走向描繪了一張新藍圖,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動力。

  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帶來哪些改變?大會雖已落幕,更多的猜想接踵而來。

  最大規模峰會

  烏鎮將成網際網路的“達沃斯”

  輿論認為,烏鎮這個千年水鄉將成為網際網路的“達沃斯”,未來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有望成為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大規模的峰會。

  這是中國首次舉行如此大規模的世界網際網路盛會。事實上,即使在全世界範圍內,這樣規模和層次的網際網路大會也是第一次。參會的1000多名嘉賓,來自世界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是世界網際網路領域舉足輕重的人物,很多是世界頂尖網際網路公司、機構的負責人。

  外國嘉賓佔到一半左右。其中,有俄羅斯聯邦總統助理、愛爾蘭共和國前總理等多國政要,以及國際網際網路數字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會長潘福愛,被稱為“德國網際網路之父”的維納措恩等專家。

  被稱為“八大金剛”的8家美國公司——思科、IBM、谷歌、高通、英特爾、蘋果、甲骨文、微軟,是美國網際網路和資訊産業的領軍企業,也都派高層參會。來自美國的嘉賓,有被稱為矽谷“最有權勢”的領英創始人雷德霍夫曼、Facebook相關負責人等。

  能把這些人聚集在一起並不容易。一家美國公司的代表説,這“八大金剛”都已開設駐華辦事處,他們無法忽視中國如此巨大的市場、人才等優勢。

  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正展示出其世界影響力。全球網際網路市值最高的前10個網際網路企業中,中國企業就佔了4席(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這4家企業負責人也都參會。其中,剛剛成為中國首富的馬雲,成了首屆網際網路大會上的明星。

  在國內,一些競爭激烈甚至對簿公堂的網際網路巨頭,第一次在同一場合坐到了一起。

  倪光南、鄔賀銓等6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網際網路方面最頂尖的科學家,也都參會。

  上述與會的美國公司駐華辦事處代表認為,新組建的國家網信辦,把中國各個部門的聲音統一起來,並把中國的聲音更強地推到國際舞臺。

  有媒體報道稱,作為網際網路從業人員,這幾天如果不在烏鎮或者不在去烏鎮的路上,都感覺不好意思。

  記者從大會組委會了解到,直到大會召開前一天,組委會還不斷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參會申請。

  參會的外國嘉賓表示,將如此多的高端人士匯集在一起,並不容易,這體現了主辦方的組織能力和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影響力。

  大會組委會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説,大會第一次匯集了全球網際網路的領軍人物,推動中國與世界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網際網路共用共治。

  輿論認為,烏鎮這個千年水鄉將成為網際網路的“達沃斯”,未來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有望成為全球網際網路領域最大規模的峰會。

  8大議題受關注

  未來網際網路將無所不包

  這次大會所聚焦的話題,與各行各業以及每個人的生活相關,可謂無所不包。

  從19日至21日上午兩天半時間裏,共舉辦各種論壇、會議、活動20余場次。

  這些論壇主要聚焦兼具全球關注度與中國代表性的8大領域:國際網際網路治理、網際網路新媒體、跨境電子商務、網路安全、打擊網路恐怖主義等,這些話題與各行各業以及每個人的生活相關,可謂無所不包。

  在此之前,聯合國組織一年一度的網際網路治理論壇,但只聚焦網際網路治理話題。在韓國、巴西也舉行過網際網路大會,但都較為專業。中國和美國之間每年舉行網際網路論壇,但它是雙邊的,非多元的。

  有外國專家表示,此前他在世界範圍內參加過多場與網際網路有關的會議,但那些會議大多是關於硬體和技術的,而中國的這次大會不同,它更多涉及網路秩序和治理,這樣的討論此前很少。

  《福布斯》網站文章稱,本屆烏鎮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議題設置,跟國際上主要討論網際網路方面的國際規則和焦點的“網路空間會議”非常近似。

  “網際網路治理是最吸引我的議題。今年可以説是網際網路治理的元年。大會的主題‘互聯互通共用共治’,其實就是一個網際網路治理的主張。與會的專家代表給出的意見,我們要充分理解和吸納。”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CNNIC)負責人李曉東説。

  讓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中國區司長莊慶維印象深刻的是,會議讓國際專家跟政府人員在一起談,達成共識。“我印象最深的是俄羅斯與美國交流的論壇,幾個人放在一個平臺上,討論這些國際關注的問題,每個國家有不同的立場,主持人把大家都帶動起來了,現場氣氛也非常好。”

  一位採訪大會的記者説,他採訪了多位外國政要和機構負責人,他們非常認真,非常願意就這些議題展開討論。

  “這場會議的召開,顯示中國想要在塑造網路空間的規則上,起到更為重大的作用。”《福布斯》網站文章指出,中國意圖打造一場“網路空間會議”。

  騰訊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之所以參會,是出於對網際網路管理探討的角度考慮。“應該説,現在到了這樣一個時間點。”馬化騰説。

  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網路建設,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路主權,維護網路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摘自11月19日習近平向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致賀詞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中認為,網際網路是500年來最大的資訊技術革命,同一時期,中國的崛起也是全球經濟體的重大轉變。BBC報道稱,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所傳遞出的信號是:中國要將兩股力量連接在一起了。

  世界網際網路舞臺

  中國聲音越來越大

  有專家稱,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中國舉行,顯示出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話語權已經大大提高。

  一位網際網路領域的政府官員介紹,在很長時間裏,中國在世界網際網路上的話語權很弱,經常被抹黑,甚至被妖魔化。

  而在此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情況得到改變。鄔賀銓院士稱,過去中國網際網路在世界上發出聲音比較少,導致國外對中國網際網路的理解有偏差,通過烏鎮峰會,能夠把自己的形象比較完整地呈現在世界面前。

  參會的倪光南院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在中國舉行,顯示出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話語權已經大大提高。

  中國的聲音從一開始就得到廣泛贊同。

  19日,大會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來賀詞。賀詞中的一些新鮮表述,獲得與會代表讚賞:網際網路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惠及13億中國人民,推動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類,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網際網路治理體系。

  與會代表認為,這些表述顯示出中國領導人思想開放,主動融入網際網路的潮流,與各國坦誠相待,體現出了大國氣魄。

  美國資訊技術産業理事會全球政策高級副總裁John Neuffer,讚賞習近平提出的推動網際網路造福人類,而不只是中國人。美國蘭德公司資深專家彼德喬克認為,中國領導人傳遞出了很棒的資訊,就是讓全球的人都能從網際網路受益。

  包括對網際網路治理等敏感問題,多國代表達成了共識。汶萊資訊工業技術學會首席執行官哈吉説,印象最深的是網際網路治理論壇。他説,“每個國家的人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看法,所以才需要交流、討論,這樣才能在彼此間建立理解,這是合作的前提”。

  俄羅斯總統助理伊戈爾肖格列夫認為,中國在網際網路方面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在管理網際網路、保護網際網路網民的權益,同時避免網際網路的負面資訊方面,中國將會成為許多國家的榜樣。

  輿論對此評價稱,烏鎮峰會是世界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的中國方案,展現了中國與世界各國攜手合作、相互信任、共同擔當的使命感,表達了中國願為推動網際網路發展做出更大努力的決心與誠意。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總結稱,大會向全世界發出呼籲,並在9個問題上達成廣泛共識。這9個問題包括:促進網路空間互聯互通、尊重各國網路主權、共同維護網路安全、聯合開展網路反恐、推動網路技術發展、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經濟、廣泛傳播正能量、關愛青少年健康成長、推動網路空間共用共治。

  任賢良表示,大會向世界發出了“烏鎮峰會聲音”,成為國際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領域的重要成果,得到了與會各國嘉賓的廣泛贊同,稱讚這是中國對世界網際網路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

  網際網路成先導力量

  中國經濟發展獲新動力

  “高層對網際網路的戰略地位和價值,進行了最新最全面的界定,網際網路作為資訊技術領域的主戰場,將深刻改變生産生活方式、經濟發展方式乃至社會生態體系。”有專家説。

  關於網際網路未來的發展,是與會嘉賓關注的話題,也是大會的一項重要議題。

  在不少與會者看來,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為網際網路發展描繪了一幅新藍圖。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欲曉表示,國家現在對網際網路未來發展的思路比較清晰,表明瞭態度。

  這個判斷,來自於中國高層的明確表態。

  在剛剛閉幕的APEC會議上,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提出,要把網際網路經濟作為新經濟形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網路建設作為“四個互聯互通”的重要方面,把電子商務作為資訊經濟的重要內容。

  網際網路大會開幕當天,習近平發來賀詞表示,當今時代,以資訊技術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孕育興起,網際網路日益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産生活,有力推動著社會發展。

  將網際網路視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在之前高層的表態中,從來沒有過。

  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杭州會見參加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70位代表。他在總結發言時表示,依託網際網路正在形成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新的發動機,可以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一個有力的支援平臺。

  國務院副總理馬凱在大會開幕致辭時,點到了這些新的動力點所在。據他分析,中國將加快建設下一代國家資訊網路基礎設施,加強資訊通信技術創新,推動網際網路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在5個方面發展和利用網際網路,改造提升傳統産業,為民眾提供生活便利。

  這5個方麵包括: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發展新産業、新業態;促進技術交流與合作,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快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資訊公開,加強對政府的監督,提升行政效能和水準;加強優秀文化傳播,增強文化産業總體實力;加強和改進教育、醫療、交通、衛生等公共服務,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馬凱稱,中方願同世界各國加強合作,加快網路設施、通信設施建設步伐,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制定完善網路空間貿易規則。

  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表示,可以預見,在未來10年乃至更長的時間裏,加快網際網路經濟的繁榮發展將成為時代的最強音。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判斷,高層對網際網路的戰略地位和價值,進行了最新最全面的界定,網際網路作為資訊技術領域的主戰場,將深刻改變生産生活方式、經濟發展方式乃至社會生態體系。

  中國方舟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塾君表示,高層的表態為經濟的發展指明瞭新方向,為企業“怎麼走”指出了路徑。他説,中國應該進入到産業網際網路時代,這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想像不到的活力。

  美國《僑報》評論稱,“中國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和力度邁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或許,有多少大佬參加大會,有多少新共識達成,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令世界看見中國網際網路的方向在哪”。

  單極時代終結

  世界網際網路走向共同治理

  “過去的幾個月,中國展示出積極走向全球的姿態,參與到網際網路治理的架構中。”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説。

  中國網際網路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作為嘉賓參加此次大會。他在會議期間撰文稱,這是第一次以中國為主場圍繞網路空間治理為中心的全球性大會。可以説,本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網際網路治理的單極時代開始走向終結。

  在他看來,單一國家對網際網路超級能力的濫用,事實上成為全球網際網路治理的最大問題之一。

  在大會期間,多位嘉賓呼籲建立多邊治理格局,希望在中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不同場合,網際網路名稱與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總裁法迪切哈德多次表達對中國參與網際網路治理的歡迎。

  20日下午與李克強總理進行“頭腦風暴”時,法迪切哈德説,沒有中國的充分參與,全球網際網路是不完整的。他坦承,世界網際網路的治理架構和組織,是由西方國家創建並長期管理的,現在ICANN變得更為開放。

  中國舉辦首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將主題定為“互聯互通共用共治”。

  北京郵電大學國際學院院長李欲曉表示,參加本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最大的收穫是對於網際網路的全球參與、網路空間、網路安全的重要性,大家達成了共識,網路空間需要各個國家的共同參與。

  法迪切哈德認為,過去的幾個月,中國展示出積極走向全球的姿態,參與到網際網路治理的架構中。這次大會發出資訊:中國希望成為世界網際網路治理的平等夥伴。他説,ICANN歡迎中國作為平等夥伴加入。

  “共用共治”,得到了多國嘉賓認可。加勒比地區電信聯盟主席菲利普鮑威爾認為,這次會議非常重要,它表達了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需求,共同採取行動,來保證共同發揮作用,作為平等的主體,參加網際網路治理。

  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魯路易斯告訴新京報記者,如果要實現網際網路的安全,必須所有國家都能夠達成共識,各國都應該放棄自己的強權或霸權。

  “我們希望有一個更多元,更國際化的治理模式。”俄羅斯網際網路資訊中心首席執行官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説,“在網際網路治理方面,我們和中國有很多共同之處,而如何實現全球的共識,這次大會是第一次”。

  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副主任任賢良説,當下網際網路早已超越了單個國家發明的範疇,中國希望與世界一道,不斷促進網路空間的互聯互通。

  一位參會專家告訴新京報記者,未來最重要的事情是如何把論壇上達成的共識落到實處,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了一個好頭,把全球共治、共用的“蓋子”揭開了,未來世界網際網路管理中也需要中國發聲,成為主導者或引導者。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