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臺資企業發展的“淮安樣本”

2016年10月21日 08:01: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一灣海峽水淺,兩岸親情海深。10月19日,第十一屆臺商論壇在江蘇省淮安市開幕,意味著中國唯一以“臺商”命名的經貿文化論壇——臺商論壇已經走過10個年頭,迎來發展的新紀元。在本屆論壇上,兩岸政界、學界、商界近700人齊聚一堂,分享兩地交流合作的豐碩成果,圍繞“共創臺企升級新10年,鑄就臺商服務新示範”主題,研討當下淮臺合作新機遇,謀劃未來發展新路徑。

  10年交流 成果豐碩

  從2006年富士康落戶淮安,到如今淮安全市累計批准臺資項目1203個、總投資129.5億美元,10年來,淮安臺資企業由無到有,臺資經濟由弱到強,創造了一個兩岸交流合作的“淮安樣本”。

  “淮安是大陸唯一一家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投資發展環境備受臺商青睞。10年來,淮安通過舉辦臺商論壇,優化臺商投資環境,加快臺資産業集聚,鼓勵臺灣青年創業,成為兩岸合作的成功典範。”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林政則説。

  臺玻集團總裁、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省臺商協會會長聯誼會會長林伯實是淮安的老朋友,對淮安有著深厚的感情。他説,9年來,臺玻集團跟隨淮安成長、進步、發展、繁榮,不僅開發了生物科技,向高端醫療用品、食用鹽、石化用品、鹼性水方面發展,而且在積極轉型升級。

  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張世宏表示,臺商論壇作為全國唯一以臺商命名的論壇,為兩岸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一心一意辦論壇的執著和專一,全心全意服務兩岸交流合作的精神,值得肯定和點讚。

  分享機遇 再謀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兩岸交流合作面臨新形勢和新機遇。東吳大學教授陳衝分析指出,臺灣和大陸一海之隔,無論是運用經濟學理論中的GDP正比關係,還是地理距離的反比關係,兩岸交流合作都具有渾然天成的有利條件。臺灣工業總會理事長、海基會副董事長許勝雄也認為,隨著網路時代到來,全球經濟技術落差縮小,世界經濟已進入完全競爭的新時期,兩岸合作極具重要性。

  為順應這股浪潮,今年3月,江蘇省政府專門出臺了《關於支援淮安臺資企業産業轉移集聚服務示範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全力支援淮安示範區建設。“淮臺合作的‘第二個黃金10年’前景可期。”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話給了臺商信心。

  “新的形勢下,大陸對臺方針政策沒有變,大陸重視保護臺商權益的政策沒有變。所以,臺商在大陸可以繼續安心大膽創業打拼,抓住大陸‘十三五’、‘一帶一路’等新機遇,共同促進兩岸經濟發展。”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深圳市臺商協會會長陳合泰這樣説。

  瞄準方向 攜手轉型

  站在淮臺合作“第二個黃金10年”的起點,未來合作方向應該往哪走?與會嘉賓給出建議。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鄭新立認為,淮臺兩地可以加強電子資訊、化工新材料和智慧裝備製造業的合作,並加大自主研發和創新力度,提高核心競爭力。林政則指出,未來兩地還可以在網際網路、新能源等領域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共同推進産業轉型和升級,提升産業國際競爭力。

  “未來十年,我們要助力臺企轉型升級。臺商普遍講究工匠精神、講究企業信譽,這都是臺商好的一方面;同時,大陸企業更勇於創新。如果將這兩個方面很好地結合,兩岸經濟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副所長張冠華期待兩岸攜手轉型。

  “我們將倍加珍惜與廣大臺商的合作緣分,深化産業合作、優化投資環境,放大臺資集聚示範區的品牌效應、示範效應。”淮安市委書記姚曉東的表態,讓與會臺商對兩岸合作轉型升級的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