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江蘇臺企轉型瞄準“無人工廠”

2016年10月20日 08:22:1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生産車間像實驗室般森嚴,機器比人多;機械手往復穿梭,勞動量能頂幾十個人……這樣的智慧車間、“關燈工廠”如今在江蘇臺企中越來越多。

  電子業通常被認為是最充分競爭的行業之一,資本、勞動高度密集。緯創資通(昆山)有限公司總監周泓告訴記者,公司只用了過去四成的員工,就實現了4年前的全年産能。

  據介紹,自2012年至2015年,公司重慶、成都、昆山工廠在“機器”上投資逾億元人民幣,取代了約3000名人力。“未來,實現同樣産能的人員,還要壓縮至過去的四分之一。”周泓説。

  身處輪胎業的臺商,“機器換人”更加徹底。位於昆山的正新橡膠(中國)有限公司,年産能達2000萬條輪胎。2015年,工廠對産線進行了“洗牌式”改造升級。

  該公司總經理李進昌説,輪胎成型到出庫是生産過程中的後半部分,環節較長,在此段實現無人化,效率成倍增長。比如,一台成型機産能從500條提升至1600條,節約一半人工。

  “輪胎不意味著落後、高污染,它是集合眾多高科技元素的産品。”李進昌説,他的輪胎“無人工廠”即將誕生。

  江蘇是大陸製造大省,超過2.6萬個臺資在此集聚。在電子器件、紡織、日用品、制藥等領域,“機器換人”在臺企當中漸成常態。

  “雖面臨諸多瓶頸和難題,但相信‘機器換人’是一把解鎖的鑰匙。”蘇州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固緯電子(蘇州)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清文説。(記者劉巍巍)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