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財經  >   正文

紫光入股臺企引熱議 臺媒:需理性看待

2015年12月15日 0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臺灣矽品精密和南茂科技宣佈,紫光集團以135億元總價分別成為兩家公司的第一和第二大股東,這也是繼10月入股力成後,紫光與臺企合作的又一項重要舉措。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本應值得高興的事件卻在臺灣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有觀點認為,臺灣經濟目前過於依賴大陸,不利於臺灣經濟的長遠發展。還有人認為,如果臺灣與大陸的合作更加緊密的話,有可能導致臺灣經濟陷入混亂。更有甚者,認為紫光的舉措會威脅臺灣的軍事和安全。

  對此,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13日作出回應。他表示,紫光投資力成、矽品與南茂,和軍事、安全沒有關係,紫光也不謀求對企業的控制權,也不參與經營管理。這三家公司的收入加起來沒有日月光多,所以也不存在壟斷問題,“我看不出不批准的理由”。

  趙偉國説,紫光入股矽品和南茂,如同入股力成一樣,是紫光的一個投資行為,主因紫光看好矽品、南茂和力成的發展。入股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紫光透過投資,可以分享封測這個領域的發展,而不需自己建封測廠,紫光也會用自己的資源支援力成、矽品和南茂發展。

  眾所週知,受全球經濟低迷、大陸市場需求疲軟、智慧手機需求量減少、競爭企業供給過剩導致的價格戰等因素影響,臺灣IT企業從各個方面感受到壓力正在不斷增強。進入2015年,受IT業低迷的影響,臺灣的經濟狀況逐漸惡化。2015年2月以後,臺灣出口額連續九個月出現同比減少。

  與之相對,大陸政府正在積極建設半導體産業。臺灣IT企業的領導人和分析專家認為,大陸的投資對臺灣來説是一次機遇,對於臺灣經濟的穩定和長遠發展是一件好事。

  就此,臺媒呼籲,要拋開不良情緒,理性看待紫光。紫光入股力成、矽品與南茂,是臺灣企業從外人手中取得大量資金,資金也是進入臺灣而非外流,這應該是值得高興的事。

  臺媒稱,在討論紫光投資案時,該先拿掉不良情緒與意識形態,回歸臺灣産業與經濟的最大利益考量。讓紫光入股是廠商對於穩定和發展自主選擇的結果。大陸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沒有廠商可以置身事外,臺企如果不選擇加入與合作,未來在大陸廠商崛起後就會被邊緣化。

  此外,臺媒還認為,對臺灣當局而言,以過去20年兩岸投資的歷史來看,限制與管制大陸投資結果幾乎無例外的是讓企業錯失商機、弱化臺廠。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思羽 ]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