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臺媒:臺灣只是自我感覺良好 不自知不求變

2015年05月11日 08:3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11日訊 臺灣《中國時報》11日刊發大同大學教授郭譽申署名文章《臺灣只是自我感覺良好》,拿臺灣多年來的自我滿足與中國大陸作比較,言辭直接,鞭辟入裏。文章摘編如下:

  “自我感覺良好”這句話的起源大概不可考,它在臺灣流行到人盡皆知,應該是由於馬英九多次被批評“自我感覺良好”。其實這是人類的通病,至少是過去大陸、現在臺灣的通病,只把它頒給馬英九是見樹不見林。

  臺灣幾乎是全面的自我感覺良好。很多年輕人月薪不到30K新台幣,仍然能滿足於一些“小確幸”,跟四、五年級生(50、60年代出生)很不同,當年臺灣窮,大家有危機感,用盡方法拚命去賺錢,儘量節省存錢買房;現在的年輕人薪水少,反正買不起房,不如別儲蓄,享受點小確幸,未來多半可以繼承父母的老房子,雖然不是很滿意,自己開心就好。

  臺灣的發展曾經大幅領先大陸,但大陸自改革開放以後,經濟高速成長30多年,令世界震驚。臺灣經濟成長走緩10多年,比較兩岸當前的發展狀況,不算大陸遙遙領先的軍防工業,雙方一般民生應該很接近。但多數臺灣人卻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臺灣仍領先大陸很多,例如強調臺灣的每人平均所得目前是大陸的3倍,媒體也常報道大陸少數人的不文明行為等等。

  實際上,比較兩岸應該要考慮幅員的差異,大陸龐大,仍有很多遍遠地區交通不便,相對落後、不文明,拉低每人平均所得;臺灣地小,島內外交通便利,幅員只相當於大陸的一個大都市,因此以臺灣的地理條件,應該和北京、上海相比,至少也要和重慶、杭州、青島比,而不是和全大陸比。拿臺灣和全大陸比,是自己騙自己,當然自我感覺良好。

  臺灣人最自傲優於大陸的,大概是臺灣的民主制度。這方面相當詭異。在臺灣內部,大家對有權無責的“總統制”不滿,對藍綠兩黨惡鬥不滿,對陳水扁、馬英九不滿,對密室協商的“立法院”不滿,對選出的民意代表不滿,……,大家對政治有這樣多不滿,卻總認為臺灣的民主政治遠優於大陸,無視于共産黨執政的亮眼成績和已建立的究責範例。這是臺灣人典型的自我感覺良好。

  臺灣自我感覺良好最明顯的現象是整個社會少有改變、難以改變。“自由經濟示範區”立法不成;兩岸的服貿、貨貿協議因太陽花學運卡關“立法院”;大學太多、技職學校太少,造成學用落差、畢業生程度低落,一直沒有改善。對比之下,大陸對自己一直不滿意,一直在改革,兩岸競賽的勝負是可以預判的。

  臺灣已經開始落後,卻自我感覺良好。但願臺灣能趕快看清自己的缺點,別等落後很多才企圖急起直追,那會是既痛苦又艱難的。(台灣網 何建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