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阿帕奇事件折射臺軍部隊紀律松散

2015年04月07日 08:57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臺灣《新生報》6日社論也指出:臺灣藝人李蒨蓉坐進阿帕奇直升機駕駛艙及修護廠禁區,並且拍照上傳臉書,引起軒然大波。為此臺灣陸軍副司令潘家宇中將率領相關將官公開道歉,並重懲5將校人員。此事雖桃園檢方已朝泄漏機密等罪嫌偵辦,同時更值得注意的,這次真的嚴重折損臺灣形象。

  有一位高級將領曾說,一架阿帕奇直升機的整體戰力,比一個步兵營還強。這麼重要的武器或部隊,卻毫不設防地讓一名女藝人帶隊“闖”入。個中因素竟然是阿帕奇種子教官勞乃成中校,在其妻牽線下成行,而勞乃成還是臺灣陸軍送到美國接受阿帕奇直升機訓練的第一批種子教官。何其輕率如此,真叫人不敢相信!

  不僅如此,在上一事件爆開同時,陸軍又發生一起東引指揮官酒醉的騷擾女官兵事件。這名官拜少將的楊嘉智指揮官黃湯三杯下肚,返回部隊後直接進入女官隊安全士官處,其間對女軍士官有不當碰觸,遭人檢舉性騷擾。

  三天兩頭軍紀大事件,而且出事者都是重點培植人才,難免引人質疑:臺軍渙散至極了嗎?國軍,尤其是陸軍向以軍紀嚴明著稱,但自洪仲丘案以來,可謂形象跌到谷底,好不容易亡羊補牢,加緊補救至今,才稍有起色。但“掌聲”剛落下,隨即兩個重大案件又狠狠地對“國軍”打臉。

  不少研究指出,在臺灣“解嚴”之後,民間媒體對臺軍報導已愈趨緊盯窮追,在新聞稿中多方查證“其他消息來源”,不再以軍事發言人室(現改稱軍事新聞處)為“唯一消息來源”,同時記者運用模糊消息來源或論點時,通常會建構比較不利于臺軍的媒體事實。甚且,以前鮮少見諸媒體的的軍中弊案、管理不善、意外傷亡、逃亡自裁等,已成為媒體挖掘探索的焦點。

  由此來看,在這自由開放社會中,軍隊內部成員應更加小心翼翼,奈何身為主官管及部隊倚重人員竟然散漫至此,原形畢露,無所遮掩。臺軍是應徹底檢討因應,不僅是軍紀整飭,還要加強主題循環教育,以維護軍風紀律,增進整體戰力。

  整體言之,問題與危機的產生,一是來自于內部的不慎、不妥和違紀,另則是來自外部的挑釁、污蔑或不實捏造等。阿帕奇直升機和東引指揮官兩起事件,顯然都是內部因素作祟。換句話說,這就是螺絲釘松了,而且松得令人不敢領教。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