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兩岸服貿協議已躺了兩年 臺灣還在跑道上沉思?

2014年11月18日 13:1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點評】馬英九在4年前的ECFA辯論時,曾經比喻“別人已經上操場了,臺灣還在綁鞋帶”。可惜的是,如今臺灣綁好了鞋帶,卻忽然在跑道上停下來沉思,中韓FTA的簽訂,證明韓國又超前了臺灣一圈。

  【背景】兩岸已經簽訂好的服貿協議,已經躺在臺灣“立院”二年,所謂的“反黑箱”已經證明只是託詞。在野黨持續的癱瘓議事、佔領主席臺,絲毫沒有一絲“透明審查”的企圖,就足以顯示了反對者就是要實質上阻止服貿的通過,再影響到後續的貨貿。

  回顧臺灣簽署FTA的歷史,所有非“邦交國”的簽訂,例如臺灣與紐西蘭、臺灣與新加坡FTA都是在ECFA協議之後,可惜的是,又因為服貿的癱瘓,而讓其他FTA談判停滯不前。

  馬英九説,希望在他任內會完成服貿、貨貿,這是一句好話,也是一句空話。筆者想要請問馬英九:“你如何做到?”人民為了要國民黨“完全執政、完全負責”,於是讓國民黨同時擁有行政權和“立法院”多數,但國民黨現在的表現,像個“多數黨”嗎?

  臺灣《聯合報》評論説,請問馬英九,在剩下的任期,如何解決在野黨的杯葛議事?難道就靠幾句言語的呼籲,就能期待在野黨忽然大發善心,自動繳械?

  服貿的僵局,在於欠缺最新民意的測量管道。在萬般無奈下,要解決這樣的僵局,評論認為應慎重考慮,以年底縣市長大選的總得票,作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國民黨的立場是通過服貿,民進黨的作為是以佔領主席臺杯葛服貿,建請馬英九公開宣佈,讓縣市長選舉,成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也就是説:“如果國民黨的縣市長總得票高於民進黨,那麼選後‘行政院’就依法將服貿協議視為行政命令自動生效,無須再經‘立法院’審議通過”。

  相對地,如果國民黨總得票低於民進黨,那就表示民意的確反對服貿,則馬當局就該承認自己的錯誤,將服貿與貨貿議題留待下任臺灣地區領導人處理。

  無法厘清的是,臺灣縣市長選舉有很多的考慮因素,並不是只考慮服貿,將選舉結果作為對服貿的信任投票,是否完全準確?評論承認,這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但除非甘心讓臺灣的經濟繼續空轉,人民繼續對立,否則縣市長選舉,已經是最準確的民意溫度計。

  當然,如果馬英九認為如此的宣示會不利國民黨選情,就表示馬英九自己都對服貿獲得民意支援沒有信心,那又有何正當性推動服貿?相反地,民進黨認為民意反服貿,那麼“縣市長選舉就是服貿的信任投票”等於是幫民進黨助選,更無反對的理由。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