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觀點評論  >   正文

從“普世價值”檢視民進黨的民主與人權

2014年10月09日 15:3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香港發生“佔中”運動,民進黨隔岸發表四項聲明,對港人爭取“真普選”表示支援。臺灣《聯合報》8日社論指出:民主、人權、自由是不分國界的“普世價值”,但是,如果用這些“普世價值”來檢驗民進黨的政治作為,其民主與人權的實踐其實充滿了大話與虛言。

  首先,以臺灣“立法院”近日朝野論戰的“陸生納入健保”為例。臺灣開放陸生赴臺就學多年,陸生始終無法享有健保,主因就在民進黨反對,認為陸生並未在臺納稅,不應享有健保資源。然而,其他國家的學生在臺亦未繳稅,仍享受健保,民進黨卻未置一詞。民進黨常常強調醫療是“基本人權”,然則,它為何一舉否定陸生的醫療人權?

  最近民進黨態度鬆動,同意從“人道考量”開放陸生納保;但到了“立院”修法,民進黨卻依舊高設關卡,要求陸生須繳交“全額保費”,不能比照一般外籍生繳納6成保費,另4成由臺當局補貼。事實上,若要彈“普世價值”的高調,就應有一體適用的原則,所有外來學生皆由臺當局補貼固定比例,或者外來生全部自付保費;單獨對某一地區學生設置障礙,當然就是“歧視”。綠營對陸生之醫療人權設置層層障礙,如何奢談“普世”精神?

  民進黨一向放言高論民主和自由,但一遇兩岸相關事務,立刻轉彎或改變標準,這是其“普世價值”禁不起檢驗的原因。民進黨“立委”尤美女最近質詢陸客來臺議題,指責“交通部”對大陸旅行社包船來臺提供補助是“亂撒錢”;葉匡時答稱,此規定對世界各地郵輪來臺一體適用,原因是郵輪旅客的消費力比一般散客或團客消費力高,並非專對陸客而發。尤美女一時無言,竟説難怪民眾反映,“陸客來到我們臺灣,臺灣整個變臟、變醜了。”

  尤美女被譽為“人權律師”,平日對性別平等及人權議題關注甚深,也因此被民進黨納為不分區“立委”。然而,只因當上綠營“立委”,就説出如此偏頗的話語,將人權拋在腦後;難道為了政治立場,人權的天平就任它傾斜?

  尤美女談陸客的輕蔑,和前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談到馬英九遭學生砸書時譏稱只是“剛好而已”,有類似的脈絡可循。2008年剛卸任的陳水扁因貪腐案出庭時,被民眾從背後踹了一腳,當時民進黨全力痛斥暴力行為,稱之為“民主之恥”,並指責“國安局”保護“卸任總統”不力。如果當時是那樣的標準,為何今天不僅連形式上譴責“暴力”都省略,還譏稱“總統維安不能太過分”、“設七道關卡是國際笑話”云云?這種缺乏政治原則與是非觀念的虛偽態度,實是作踐民主的道德之賊。

  正因如此,儘管爭到了自由選舉的一切權利,但如果民主政黨缺乏責任意識,民意代表無法善盡代議之責,政治徒有民主的形式,反而帶來效率降低、認同分歧,得失難料。

  觀察民進黨近幾會期在“立法院”的表現,其實已陷入一種“反噬民主”的深淵。作為在野黨,當然要以“制衡”為務;但民進黨詮釋“制衡”的手段,並不是以“糾正”或“善導”執政黨的無理政策為足,而是不分良莠地全面“抵制”與“杯葛”各種施政,甚至到了不顧臺灣、社會正常發展的地步。以《服貿協議》為例,若有危害內部産業的疑慮,那就應儘快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下監督規範;然而,民進黨只是一味運用程式杯葛拒審,導致“立法”及行政運作一同陷入癱瘓。一方面如此冷血粗暴地對待民主,一方面又高呼民主為“普世價值”,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是應該相信民進黨的民主觀還停留在以“投票”形式為滿足的歷史初階,或者要相信它已為了權力忘了人民?

  “綠委”陳其邁前天為陳致中站臺時,語出驚人地向群眾喊話:“等咱做總統,再把馬英九抓起來關!”民粹到這種目無人權、不信法治的地步,竟想向香港放送“普世價值”,其誰能信?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