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大陸在開一帶一路論壇 臺灣緣何未能參加?

2017年05月15日 11:30:10  來源:解放日報
字號:    

  大陸高朋滿座,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為所有國家共用全球經濟發展成果貢獻“中國方案”,那麼臺灣此時在幹什麼呢?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正在北京雁棲湖畔舉行。29個國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腦、130多個國家的代表、70多個國際組織的領導人參加論壇。聯合國秘書長、世界銀行行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應邀出席圓桌峰會,美國、日本也派出代表團參會。如此高規格大聲勢的論壇,充分説明“一帶一路”倡議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促進了沿帶國家與地區的發展,“一帶一路”正在塑造一個互利共贏的世界。

  過去幾十年,中國大陸一直是現行國際秩序的融入者,在分享全球化成果的時候,也為國際社會貢獻中國增長的機遇。然而,近年來全球經濟一方面陷入“低增長”困境,一些發達國家的“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另一方面,一些原本貧困的國家和地區並沒有分享到這一輪全球化的紅利,他們盼望有一個新機制將他們的涓涓細流引入全球經濟的海洋。“一帶一路”倡議,正契合了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期盼,贏得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廣泛歡迎。

  “一帶一路”倡議發出以來,沿線國家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在2014年到2016年間,大陸與沿線國家貿易總額達20萬億人民幣,增速高於全球平均水準。大陸企業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超過500億美元,與沿線國家新簽工程合同3049億美元,在20個沿線國家建設了56個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超過185億美元,為所在國創造了超過11億美元稅收和18萬個就業崗位。

  “一帶一路”這個由中國發出的倡議,已經寫入聯合國大會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積極支援和參與的態度,4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帶一路”建設已成為國際共識。

  大陸高朋滿座,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為所有國家共用全球經濟發展成果貢獻“中國方案”,那麼臺灣此時在幹什麼呢?

  當大陸推動全球共用中國發展機遇的時候,臺灣的立法機構正在為強行通過“錢沾(前瞻)計劃”而上演“全武行”,臺灣當局正在假“轉型正義”之名追殺政敵,臺灣當局和媒體正在為不能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而賣弄悲情,挑動仇恨。

  “一帶一路”倡議,不是大陸的“地緣政治戰略”,更不是像“馬歇爾計劃”那種以政治為目的單向援助。它是一個開放的體系,亞投行歡迎各國參與就是例證。“一帶一路”倡議將沿線地區的資源匯入世界經濟的海洋,為沿線國家帶來發展的機會。當世界都在積極走近中國大陸的時候,臺灣,為何一定要抗拒這個歷史大潮呢?

  臺灣比大陸更早融入世界經濟産業鏈,曾經的亞洲“四小龍”,更懂得加入世界經濟潮流的重要性。只是,民進黨當局堅持“臺獨”路線,就必須抗拒大陸,就必須從經濟、歷史、文化上斬斷與大陸的聯繫。所以,才有經濟上的“新南向政策”,才有歷史文化上的“去中國化”,才有了“從世界走向中國”的可笑思維。

  其實,原來一直對“一帶一路”倡議有深深疑慮的美國和日本都派團參加峰會論壇,應該引起臺灣的深刻思考。未來,大陸將由過去的國際秩序的被動融入者,發展成為國際秩序的共同塑造者。由此而來的,是中美之間尋求更多的合作共贏,臺灣一些人寄希望的從中美博弈中漁利,會越來越不現實,説不定哪天就成了棄子。

  大陸和臺灣本是一家人,1949年內戰造成了兩岸的分離。在大陸日益強大的今天,統一是任何政黨、任何人都抗拒不了的趨勢。蔡英文民進黨當局,要站在全球發展的高度,看清世界發展趨勢,不要被意識形態蒙蔽了雙眼,去做陳水扁那個時代都做不到的事,而應當打開“九二共識”這扇走進大陸、走進世界的大門,兩岸合作共贏,共同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貢獻中華民族的力量。

[責任編輯:李帥]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