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反服貿學運頭目逃脫法律制裁 臺灣民眾都看不下去了

2017年04月01日 11:36: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圖為2014年時學生佔領“立法院”議場、在議場出入口堆棧座椅,限制人員進出的畫面。(臺灣“中時”報係資料圖)

  台灣網4月1日訊 臺北地方法院昨日審結“318太陽花學運”佔領“立法院”案,將被訴煽惑他人犯罪、妨害公務等罪名的“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學運領袖”林飛帆、陳為廷、島內極端“臺獨”組織首領蔡丁貴等22人判決無罪,在島內引發巨大震動。面對判決,島內學者嘆簡直是“糟蹋警察”。臺媒及政治人物則紛紛預警,民進黨算是開啟了鬧官有理造反無罪的方便之門,未來攻佔行為將沒完沒了。對於“學運領袖”集體被判無罪,廣大臺灣民眾又是如何看待呢?“旺旺中時”民調公司所做“太陽花判無罪調查”顯示,有高達40%的民眾不認同無罪判決,僅28.7%表示認同。

  這項民調是在昨天判決結果出爐後進行,有效樣本為715份,抽樣誤差在正負33.7%。

  臺灣《中國時報》針對調查結果做出解讀,認為臺灣在世代間存在較為明顯對立。島內20~29歲群體認同判無罪者,比例近40%;30~39歲認同和不認同的差距,在本次調查誤差範圍內(正負3.7%);而代表社會中間力量的40~49歲,以近6成比例否定無罪判決;50~59歲者不認同的比例也不低(43.6%),明顯高過認同者(28.1%);60歲以上者,雖然不認同比例也超過認同者13%,但有47%的人未表態,顯得相對事不關己。由於60歲以上佔此次調查年齡層的比例最高,他們近半數不表態,是此次不認同比例未能過半的主因。

  以學歷來看,不論是什麼學歷,不認同判決無罪的比例都高於認同者,明顯超越誤差範圍的有高中、初中、高中職、專科,尤其是專科學歷者,不認同比例達57.6%。

  此外,若以地區區別分析,島內6個地理區塊都是不認同的比例較認同比例為高,尤其是“桃竹苗”、“中彰”投、“宜花東”離島地區,不認同比例明顯較高,分別為48.1%、44.4%、45.7%。

  昨日判決結果出爐後,臺當局領導人辦公室發言人林鶴明隨即表示,“尊重司法判決”。島內有網民卻嘲諷,“讚,綠執政,法官果然轉的好”、“顏色”對了,什麼都是對的!面對一審判決統統無罪,臺北檢察院方面表示,將待收到判決書後再研議是否上訴。

  爆發于3年前的“太陽花學運”,起因係《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島內的審查程式受到民進黨百般阻撓不得進展後,2014年3月17日,國民黨“立委”張慶忠在“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以30秒時間宣佈完成審查,送交“院會”存查。此後,在“別有用心”人士鼓動下,學生開始到“立法院”外靜座抗議。隔天,林飛帆、陳為廷帶領近400名學生闖入“立院”議場,展開為期24天的“反服貿太陽花學運”,期間還發生“323行政院流血衝突”、“411‘路過’中正一分局”事件,事後警方移送近200百名學生,臺北地檢署分別依妨害公務等罪起訴黃國昌、林飛帆、陳為廷等所謂“學運領袖”。

  另外,在“318佔‘立院’”發生後,接踵而來的“323佔領‘政院’”案件中,魏揚等21人遭訴妨害公務等罪,臺北地方法院4月10日也將宣判。該案是否會受到佔領“立院”全部無罪的影響,亦受社會各方關注。(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