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人民日報海外版評論:“太陽花”肆虐之後……

2017年03月27日 07:46:0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3年前的3月18日,臺灣爆發了背後有政治力量組織鼓動的“太陽花學運”,致使已經正式簽訂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不能生效,一直擱置。

  臺灣《中國時報》近日發表《面對太陽花肆虐後的現狀與未來》社評,提醒社會反思:“太陽花”讓民進黨重回執政、“時代力量”崛起、國民黨崩盤式挫敗,除了政黨版圖的大挪移,這場社會運動為臺灣留下了哪些痕跡與啟示?評論摘發如下:

  這場運動是臺灣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個影響,是造成民主體系運作的許多困難。

  民主制度的最大優點在於能以最平和的方式處理爭議與權力的輪替,把過去以暴力方式解決爭議的“比拳頭”政治權力邏輯,轉變為較為和平的“數人頭”,大幅降低社會的溝通成本及權力輪替時的衝突成本。“太陽花”卻打破了民主尊重的底線,讓反對的人可以憑一己好惡,以“公民不服從”反對既有政策。這種方式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場者的對立,執政威信受到根本性傷害。

  第二個影響,是令兩岸關係全面停擺與退步。

  “太陽花”的核心動力是政治人物鼓動的恐中與反中情緒,情緒之火助燃了政黨輪替,幾乎燒盡了國民黨的政治資本。但大火並沒有隨“學運”落幕而結束。“學運”首先宣告了服貿、貨貿等制度化經濟合作協議的死亡。臺灣長年因為國際經濟形勢轉變、大陸崛起等因素造成的邊緣化困境,原本可通過正常化與制度化的兩岸經濟合作緩解,臺灣可用兩岸同文同種的優勢分享中國崛起的紅利,但此一突困佈局,因為“太陽花”而破局。

  比經濟層面影響更深遠的則是兩岸情感的裂痕。“太陽花”在臺灣煽起的反中情緒,也對應引起了大陸民眾的情緒。過去大陸民眾稱頌的“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現在網路上對臺灣社會的負評聲量已壓過了讚美。

  第三個影響,則是宣告“發夾彎”時代來臨,全社會都看到了政治權算的假面,哪些人是“以政治手段達成社運目的”,哪些人又是“以社運手段達成政治目的”,現在答案揭曉。

  全面執政後,民進黨及蔡英文儼然成為了“發夾彎”的代名詞,“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是“太陽花學運”的主要訴求,民進黨當時高調附和,上臺後漸漸不談。另一個“發夾彎”表現在拆遷議題上,“太陽花”能量的濫觴,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文林苑事件與2013年的大埔徵收案,都是群眾反對合法徵收土地。但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民進黨籍市長賴清德強拆果菜市場時,當時高喊“今天拆王家、明天拆你家”的“覺醒青年”們消失了;過去站出來聲援的“民主派人士”低調了,林飛帆、陳為廷等“太陽花神”沉默了,陳為廷更因性騷舊案曝光成了笑柄。這些雙重標準,顯示了“太陽花”只是工具,要實現的是政治目的。

  “太陽花”強調貧富差距、青年低薪及高房價等問題,年輕人因此而憤怒,國民黨當局無能響應、無力處理,因而下臺。但同樣的憤怒,現在換民進黨當局要來面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太陽花”大水在2016年沉了國民黨的船,載了民進黨的舟,同樣的,2020年如果民進黨不能解決這些憤怒情緒,今日之載,也可能是明日之覆。

  “太陽花”3週年的此刻,我們當然要檢討過去,更重要的要思考如何面對“太陽花”肆虐後的現狀與未來。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