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島內呼籲蔡當局莫當"鬥雞",輿論猜測雞年兩岸危機與轉機

2017年02月03日 08:10:3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兩岸關係會在雞年迎來哪些危機或轉機?春節剛過,島內輿論圍繞這一話題展開廣泛議論。對於有臺灣廟宇抽出的“國運”下下簽,島內媒體人李富城表示“想要安度2017就必須守住九二共識”。臺灣《聯合報》2日發表評論文章稱,正式邁入雞年,新的一年,希望民進黨當局能扮演“金雞”,而不是“鬥雞”。

  每年春節全臺有多處廟所都會抽出“國運簽”。據聯合新聞網2日報道,2015年,南鯤鯓代天府抽出“國運簽”——“武則天坐天”,似乎預告將有女“總統”出現,2016農曆年前“大選”結果確實也印證這簽的內容。不過,今年南鯤鯓代天府抽出的“國運簽”卻是下下簽,簽詩內容寫著:“一重江水一重山,誰知此去路又難,任他改求終不過,是非到底未得安”。對於“國運簽”,蔡英文沒有回應。據東森新聞雲報道,臺中大甲鎮瀾宮初四也抽出“國運簽”,解簽人員認為今年屬“中簽”,兇中帶吉。島內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對此表示,“這絕非偶然,南部下下簽,中部簽更糟,臺灣向下沉淪,美國出賣臺灣,國人自求多福吧!想要安度2017就必須守住九二共識”。

  “且忘簽詩問蒼生。”臺灣《中國時報》1日發表評論稱,民進黨執政以來,政策失措、民怨沖天,來年簽詩預見“國運堪憂”,不難想見,但重點不是將其推給鬼神之説不必盡信,倒是主政者自己該真正反省“治國”的正道是什麼?人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雞年春節前夕,臺灣陸委會于1月26日舉行春節前最後一場例行記者會,併發布賀年視頻,向兩岸朋友拜年。陸委會還于1月30日呼籲,期許兩岸雙方付諸行動、把握契機,致力建構兩岸良性互動的新模式,創造友善互動的新局面。

  “友善要付諸行動。”《旺報》2日發表評論稱,農曆年前,大陸和臺灣各自的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不約而同展現善意姿態,國臺辦主任張志軍邀請臺生到臺辦食堂包餃子,盡顯親民作風;陸委會也以陸生為主角拍攝短片,彰顯陸生在臺的美好一面,主委張小月也特意前往大陸配偶開設的餐廳,與陸配圍爐話家常。文章稱,在兩岸官方互動進入冰凍期的大背景下,兩岸雙方這類軟性做法無疑釋出暖意,讓外界仍可對未來的兩岸互動保留一些信心。但比較一下兩岸官方的實際做法,還是可以看出雙方的差異。大陸重視臺灣青年和基層民眾,不僅體現在官方的宣示上,而且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政策。反觀臺灣方面,雖然陸委會意識到陸生和陸配議題的重要性,具體做法卻仍虛大於實。

  “雞年到,期待兩岸關係出現轉機。”香港中評社大年初一發表評論稱,兩岸關係經歷了過去8年的發展榮景、再到去年三度政黨輪替後逆轉呈現冷和狀態,人們對進入雞年之後的兩岸關係似乎有特別的期待:首先是希望兩岸關係不再惡化,最好是出現新轉機。不過關鍵要看蔡英文當局在兩岸定位論述上有沒有新的、大陸能接受的論述。目前看來並不樂觀,尤其隨著各種有利時機的不斷流失,蔡英文調整兩岸政策的可能性也在下降。但也未必完全沒有轉機,因為無論是大陸的實力和定力,還是臺灣要求改善兩岸關係的主流民意,都可能推動兩岸關係在某些方面逐步有所改善。

  臺灣“中央社”2日援引港媒的報道稱,大陸農曆年前在北京召開的2017年對臺工作會議提出研究賦予臺灣民眾“國民待遇”。報道援引香港《明報》2日的報道稱,與會官方智庫人士透露,相較于去年的對臺會議,今年會議有兩點新意:一是強調今年兩岸局勢更加複雜嚴峻,二是提出了研究推出賦予臺灣民眾“國民待遇”政策措施的要求。文章稱,預期大陸方面會單方面推出一些類似“國民待遇”的政策,以促進兩岸民眾在大陸融合發展。

  對於雞年的臺灣,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日前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臺灣可能在特朗普遊戲中惹來毀滅性戰爭,也可能在特朗普貿易圍墻中賠掉所有臺灣老本,“臺灣島的雞年裏裏外外,會有很多黃鼠狼來拜年”。“別踩特朗普地雷”,“鏡傳媒”2日警告稱,千萬不能錯誤解讀特朗普言語訊息,以為就此得了支援,本錢大增,興奮過頭,越過紅線,招來不測之禍。經營兩岸關係,有如蝸牛爬刀鋒。莫説藍營,眼前綠營與“獨派”人士,只要抽絲剝繭,掃描整個家族,有幾人沒賺大陸鈔票?就算不動武,大陸只要驅逐所有“獨派”的臺商,斷絕“獨派”家族獲利管道,臺灣經濟就大受震動。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尚建松】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