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前高官憂特朗普"出賣臺灣" 臺媒:還得擁抱大陸

2017年01月24日 10:45:5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1月23日報道臺媒稱,美國新總統特朗普正式就職,蔡英文第一時間在推特發文恭喜特朗普就職,並稱將強化與特朗普國安團隊的聯繫,之後也會與美方持續深化合作,同時致力於“維持穩定良好”的兩岸關係。

  據臺灣《自由時報》1月22日報道,臺當局核心官員表示,當前臺灣的戰略目標清晰,就是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建立良好的關係,並借此讓臺灣在國際社會有更多更積極的參與,同時臺灣也會致力於“維持穩定良好”的兩岸關係。

  報道稱,臺當局涉外高層指出,短期內會與逐漸成形的特朗普國安團隊加強聯繫,並在特朗普的政策形成過程中,設法讓臺灣的利益、需求和聲音融在其中。

  臺當局發表聲明表示,蔡英文認為,美國是臺灣在國際上最重要的“盟友”。臺當局發言人黃重諺表示,蔡英文23日將發出賀函給特朗普,通常正式的賀函是相隔幾天后才寄出。

  據臺灣《聯合報》1月22日報道,代表蔡英文出席特朗普就職典禮的前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遊錫堃,20日與特朗普重要顧問、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創辦人埃德溫福伊爾納會面時,當面詢問“特朗普會不會出賣臺灣”。

  福伊爾納表示:“雙方之間有《與臺灣關係法》,怎麼出賣?”他的意思是,不是特朗普“説賣就賣”。

  報道稱,記者詢問特朗普的執政團隊幕僚是否很友善,遊錫堃回應,“都很友善”,這次來充分感受到,“臺灣與美國關係正處於有史以來最佳狀態”。間接證實已會見特朗普團隊。

  另據臺灣“中央社”1月21日報道,遊錫堃21日總結此行成果説,特朗普上任對臺灣是挑戰、更多是機會,臺灣應掌握時機,因應挑戰。

  報道稱,遊錫堃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此行借由出席特朗普就職慶典機會,除了祝賀也會晤了國會參、眾議員,並拜會智庫、基金會及“美國在臺協會”,透過彼此交流讓美方了解臺灣的想法與誠意。他清楚告訴美方,期盼特朗普上任後,臺灣與美國深化經貿合作、“共謀亞太和平”、協助臺灣參與國際等三大目標。

  輿論擔心淪為籌碼

  據臺灣《聯合報》1月21日報道,特朗普在20日正式就任美國總統,未來臺灣地區與美國關係走向備受關注,也牽動兩岸關係及亞太區域發展。學者普遍認為,以目前現有的資訊要去分析或研判未來臺灣和美國兩地關係,還言之過早,即使特朗普團隊、美國參眾兩院及共和黨與臺灣友好,臺灣仍應審慎以待,不宜有過多樂觀期待。

  據了解,臺灣當局安全主管部門淩晨召開高層會議,同步關注特朗普就職典禮及演説。相關人士指出,未來特朗普政府將有一段磨合期,特朗普與團隊之間,候選人特朗普與總統特朗普之間,還有一個是美國與盟友(國)之間,這三個磨合,值得留意和檢視。

  報道稱,臺灣中興大學教授蔡明彥提到,他觀察到,中美之間的競合關係,在競爭的部分,比重有升高的趨勢,也就是所謂的權力轉移。在此態勢下,臺灣的戰略角色相對就會顯現出來。

  他認為,目前特朗普團隊、參眾兩院及共和黨對臺灣相對友好,使臺灣和美國兩地關係不至於太壞。唯一值得推敲的是特朗普本身,他的領導風格,他在壓力下如何處理問題,及三股勢力(特朗普團隊、參眾議院及共和黨)制約他的比重有多少,還有待觀察。顯而易見的是,以過去兩個月來看,美國對大陸和臺灣是傾向等比重的重視,也就是説,美國和臺灣關係是稍微浮上來的。

  不過,他也強調,臺灣不像日本。在特朗普當選後,日本動作頻頻,借由出牌增加籌碼,臺灣仍應維持觀望,不宜有冒進的動作。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月19日報道,臺灣某些人擔心美國政府會把臺灣作為與中國大陸討價還價的籌碼。臺灣兩黨的媒體評論員、學者和政治家都擔心美國新總統會拋棄臺灣的利益,換取北京的妥協。

  報道稱,消息人士表示,蔡英文陣營已經向特朗普身邊的人探聽他的立場。臺灣著名智庫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稱,要讓特朗普知道,臺灣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當做討價還價的籌碼。臺灣近些年採取的是平衡政策,利用美國的支援牽制中國大陸,同時又不刺激北京切斷商業聯絡或發動襲擊。

  報道稱,上周特朗普又讓人們神經緊張了。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談論對華關係時,他表示:“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包括‘一個中國’。”

  報道稱,對臺灣來説,所謂被當成一張牌來打的價值或功能,是在中美歧見尚未有效解決的階段才具備。一旦他們的交易完成,即是臺灣機會結束、甚至威脅出現的時刻。

  仍需穩固兩岸關係

  據臺灣《中國時報》1月22日報道,美總統特朗普就職演説強調“美國第一”,對國際事務幾無著墨。學者認為,特朗普的思考完全是從自己視角出發,臺灣不可太樂觀寄望美國,兩岸關係仍要設法改善。

  報道稱,臺灣淡江大學戰略所所長李大中認為,冷戰後每任美國總統就職演説上,對國際事務都有所著墨,強調美國維護國際體系重要性,這也是每任總統念茲在茲的事。但特朗普只提要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從地球上掃除,甚至指出美國花上萬億美金及軍力協助防衛他國,結果自己國境內危機四伏,再次反映其對國際事務的輕視。

  李大中説,特朗普就職演説完全沒提與俄中關係。至於德日韓等傳統盟友,看似也沒在特朗普心裏的優先名單上。每個國家都很戒慎恐懼。而臺灣只是美國的潛在“盟友”,地位更低,自然無法高枕無憂。

  他強調,特朗普一路走來都不太提人權、民主等較形而上的價值層面,反倒喜愛赤裸裸的數字。仿佛在他心中,一切事物都有價格,都可搬上談判桌。在美國領導人這樣利益導向思維下,臺灣千萬小心謹慎。

  臺灣文化大學政治係講座教授陳一新説,特朗普上臺對臺灣有危機也有轉機。但兩岸關係不佳,危機升高,臺灣趁勢而起的機會降低。臺灣光擁抱美國不夠,至少要和大陸改善關係。

  臺灣淡江大學陸研所教授張五嶽表示,美國任何政治問題都可經濟化,大陸經濟問題都可政治化,中美關係磨合需要一段時間。臺灣不能變成雙方互動籌碼,也須共同思考如何穩定兩岸關係。

  資料圖片:特朗普宣誓就任美國總統 新華社記者殷博古攝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