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用詞再起爭議 稱臺軍每天“戰戰兢兢”

2017年01月05日 15:23:1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蔡英文“臉書”截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月3日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中文水準再遭質疑。繼今年的春聯爆出“自自冉冉”爭議後,蔡英文昨天(2日)下午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轉貼臺防務部門發表的元旦短片“和您一起,守護臺灣”,並且加上評語:“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國軍’戰戰兢兢的第一天。”成語“戰戰兢兢”的用法到底正不正確在島內引起廣泛討論。對此,臺當局教育部門表示不便評論。

  蔡英文在其“臉書”轉貼臺防務部門發表的元旦短片“和您一起,守護臺灣”,並加注“我們的每一天,都是‘國軍’戰戰兢兢的第一天。”發佈後隨即有網友質疑,認為“戰戰兢兢”是貶抑詞,如果真的要肯定臺軍的貢獻,應該用“兢兢業業”才合適。接下來在留言區引發多方爭議:有人質疑最先提出批評的網友,從行文語氣上看得出是大陸人;另外也有網友挖苦,“戰戰兢兢”就是唯恐出錯,用來描繪當今臺軍動輒得咎,整天擔心成為輿論批評焦點的心情,其實非常貼切。

  “戰戰兢兢”一詞最早出自《詩經小雅小旻》,原句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是恐懼的樣子,“兢兢”是小心謹慎的樣子。此外元代張國賓《薛仁貴.第三折》也有句子:“驀聽的人言馬嘶,威風也那猛勢,諕的我戰戰兢兢,慌慌張張。”

  根據臺當局教育部門“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戰戰兢兢”的解釋是“因畏懼而顫抖”、“形容戒懼謹慎的樣子”,同義詞是“不寒而慄”與“小心翼翼”,反義詞是“泰然自若”、“悠然自得”。

  而“兢兢業業”的解釋則是形容謹速恐懼,認真小心,出處包含《紅樓夢,第一四回》:“自此兢兢業業,執事保全。”同義詞有“僅小慎微”、“小心翼翼”,相反詞則是敷衍了事、敷衍塞責。

  臺灣“國教院”主任秘書武曉霞表示,根據教育部門的修訂辭典,兩個詞的意義已經寫明。至於總統用法是否有錯,她表示不便評論。

  至於臺“總統府”新春春聯“自自冉冉”早前也在島內引發熱議,目前臺教育部門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並沒有“自自冉冉”一詞,但可查到“冉冉”,辭典內容顯示,“冉冉”有三種釋義,包括“緩慢行進的樣子”、“柔弱下垂的樣子”及“濃密迷漫的樣子”。

  對於蔡英文所用詞彙所帶來的連串爭議,武曉霞表示,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是收錄一些歷史語言辭典,“國教院”會定期開會討論哪些新詞是否列入辭典中,除原本排定討論的詞語,也會根據社會狀況而納入討論,包括民眾提出的詞語建議等。未來是否納入“自自冉冉”,會再開會討論,若越穩定使用、使用越頻繁,被收錄的機率就越高。

下一頁:蔡英文誇臺軍竟稱“戰戰兢兢” 錯用成語被諷“菜中文”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