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大公報: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重蹈陳水扁覆轍

2016年11月12日 00:10:48  來源:中新網
字號:    

  今年是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香港《大公報》11日刊發評論稱,孫中山是海峽兩岸同胞共同景仰的民族英雄。最近大陸官方以及兩岸民間都舉辦了各式活動,緬懷這位偉人的歷史功勳和博大思想。但民進黨當局卻是袖手旁觀,仿佛不知孫中山是何人。其實,每年11月12日是臺灣島內“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當天放假一天。蔡英文當局極力淡化這個紀念日,再次暴露其“去中國化”的陰險用心。

  文章摘編如下:

  民進黨深知國際社會普遍堅持“一中原則”,“法理臺獨”毫無立足空間,於是另辟蹊徑,在島內大搞“去中國化”、“文化臺獨”,企圖切割兩岸的歷史聯結和民族感情,阻撓兩岸統一。

  早在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當局首次“執政”後,就大肆推行所謂的“正名”活動,把不少具有“中國”、“中華”字眼的公營企業的名稱改掉。例如,中華郵政改為“臺灣郵政”,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變成“臺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中正機場改為“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陳水扁當局還修改歷史教科書內容,將中國史和臺灣史截然分開,並把“我國”、“本國”、“大陸”改稱“中國”,以示“中國”與“臺灣”是“兩個中國”。

  此外,陳水扁當局還大搞“去孫化”和“去蔣化”,把一些孫中山塑像和蔣介石銅像拆除。當時民進黨當局這一系列“去中國化”、破壞兩岸關係的行徑在島內社會可謂天怒人怨,也成為該黨于2008年“大選”被選民趕下臺的導火線。

  然而,如今民進黨重奪“政權”,卻未吸取陳水扁的教訓。正是“江山易改,稟性難移”,蔡英文當局又肆無忌憚地搞起“去中國化”:民進黨“立委”提案廢除懸挂孫中山遺像;蔡英文上任後雖然到臺北忠烈祠向孫中山及忠烈殉職人員致祭,但與過去馬英九上任時相比,儀式卻相當簡單,沒有上香、沒有發表祭文,甚至取消了“遙祭中山陵”的儀式;臺當局把“光復節”和“孫中山誕辰紀念日”等具有兩岸歷史聯結的節日變成“只放假不紀念”的日子。

  對於國民黨“執政”時修改課綱中具有“去中國化”和皇民史觀的用詞,民進黨一上臺即推翻此政策,維持原有的“臺獨”黨綱。總而言之,只要和大陸有關聯的,不論是歷史、人物、價值觀,蔡英文當局都要一律去除。尤其孫中山主張建立統一的中國,更被“獨派”視為眼中釘。

  民進黨當局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上臺後又處心積慮地搞“去中國化”,可見其仍不放棄“臺獨”目標。而這種所謂柔性、漸進、非衝撞的對抗更具隱蔽性和欺騙性,對兩岸關係的實質危害更大。(朱穗怡)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