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借族群爭議表演"道歉秀" 政治操弄難掩施政缺失

2016年08月02日 16:44:4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8月2日訊 蔡英文昨天(1日)以臺當局領導人之姿,擺開“陣勢”,身穿印有臺灣少數民族圖騰的西服外套,在其辦公室前迎接臺灣少數民族代表,隨後舉行盛大“道歉儀式”,一口氣向臺灣少數民族道歉10次,並宣稱在其辦公室設置“少數民族歷史正義和轉型正義委員會”。

  臺灣少數民族不買賬 要蔡英文讓日本人道歉

  蔡英文辦公室精心排演的“道歉儀式”不僅招來島內政界、學界的質疑,甚至沒能獲得島內少數民族人士的廣泛認同。當日一早約有50、60名少數民族人士在場外大聲呼喊並與警方發生衝突。  

  臺灣少數民族青年撒豐安表示,被警方阻擋,族人都很難過。從520就職典禮到今天,蔡辦除了做形式化的道歉儀式外,卻沒有做任何向社會溝通的工作,讓大眾知道為什麼蔡英文要向臺灣少數民族道歉。

  臺灣少數民族“立委”高金素梅1日上午則與族人來到“大豹社戰役記念碑”前,參加告慰祖靈儀式。她指出,“大豹社事件”的歷史真相是臺灣少數民族部落被日軍血洗,土地被掠奪。她表示,蔡英文的道歉中只聽到優美辭藻,蔡應以領導人的身份,要求日本政府向臺灣少數民族道歉、認錯賠償。

  但指望蔡英文為臺灣少數民族出頭,向日本人聲討正義恐怕實在有點難。蔡英文在1日發表的道歉演説中,雖聲稱要實現“轉型正義”,但據臺大教授黃光國分析,蔡當局只偏好在臺灣玩弄“轉型正義”,面對日本,絕口不敢談相關議題,因為跟日本談“轉型正義”是她“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

  黃光國舉例,過去李登輝曾説:“臺灣慰安婦問題已經解決了”。“獨派”大佬更公開宣稱:“慰安婦是自願的”,因此日本對臺灣慰安婦問題也樂得輕鬆,連“金錢補償”都不用談。蔡當局上臺後,“教育部”首先宣佈廢除“微調課綱”,並找中學生來當課綱審議委員。這是因為“外鬥外行”的蔡當局知道,跟日本談“轉型正義”是她“沒有能力解決的問題”,所以培養“綠小兵”,準備搞內鬥。

  稱“漢族史觀傷害少數民族” 道歉還是操弄“去中國化”?

  昨天的“道歉儀式”中國國民黨出席洪秀柱未現身,黨內的四名少數民族“立委”不但拒絕出席,更在道歉儀式後召開記者會指出,蔡英文的道歉誠意不足,而且與民進黨團在“立法院”的作法背道而馳。民進黨一方面進行道歉,另一方面卻不斷在“立法院”抵制攸關少數民族權益的提案,漠視其權益。

  對於昨日的缺席,國民黨主席洪秀柱則表示,政治人物要講真話,但感覺到那裏(上午的道歉儀式)不是講真話的場所,也不想為此背書,因此提出質疑。她也強調,“我們會走自己的路”。

  洪秀柱表示,蔡英文道歉是很好,“但道歉以後的具體作為是什麼?”不應只是用一個“轉型正義”方案了事。

  針對蔡英文在道歉當中稱“臺灣通史用漢民族史觀傷害少數民族”,還為此進行道歉,洪秀柱表示,她懷疑蔡是不是想故意用所謂的“少數民族史觀”來排斥漢民族的史觀,甚至是“去中國化”的史觀?最後再形成另外一個史觀?“我們不能講我們懷疑她的動機跟用心,但是難免會讓人家打上問號”。

  臺媒揭蔡英文應該道歉的事

  對於蔡英文1天10次的“道歉秀”,臺灣《中國時報》評論文章指出,蔡英文上任2個多月,勞資糾紛不斷,工商團體已關閉與當局的協商大門。(據最新報道,針對臺當局“行政院”拍板讓媒體業、運輸業、導遊領隊可針對“71”,即7日應有1日之休息作為例假,做特殊情況的彈性處理,臺北市産總、媒體工會等團體2日上午將到“行政院”抗議。)文章質問:當勞工團體上街頭抗議,當企業界求見領導人,不是被放鴿子,就是實問虛答時,怎沒聽見蔡英文因政策錯誤,導致勞資關係緊張而道歉?聽到的卻是蔡英文教訓企業界:“勞資關係不佳,部分答案在各位的身上”,以及“我的工作不是在輪流討好各界”等“訓詞”。

  文章指出,民進黨擅長操弄族群意識,這是為選票加分的利器,和國民黨連道歉都不會的笨拙比起來,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身段柔軟許多,甚至軟到腰都直不起來。從“大選”獲勝到執政,蔡英文馬力全開地追求“轉型正義”,政黨要“轉型正義”,少數民族也要“轉型正義”,偏偏不見因應經濟衰退的産業轉型;拼道歉,拼消滅國民黨,就是不見拼經濟。

  文章最後談到,過去錯誤的歷史並非當局領導人一句道歉、一個鞠躬即可彌補。其實,臺灣少數民族與平地漢人多年來已逐漸融合,8月1日絕非族群和解的開始,因為和解已是進行時,蔡英文當日道歉10次,展現的是民進黨精準的議題操作能力。話説回來,當道歉愈來愈多時,誠意與價值將逐次遞減,反射出的恐怕就是只會道歉、不會做事的三腳貓功夫。(台灣網 王思羽)

  (文章綜合臺灣《中國時報》、《聯合報》、東森新聞雲、中時電子報、“中央社”等媒體素材報道)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