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特朗普幕僚稱奧巴馬政府"未善待臺灣" 陸學者:低估臺海問題複雜性

2016年11月11日 00:31:4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

  特朗普在當地時間8日的進行的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即將成為新一任的美國總統。而在島內,臺灣“中央社”援引兩位資深幕僚的文章指出,奧巴馬政府並未善待臺灣,依據“與臺灣關係法”,美國應全面提供必要裝備。

  兩位臺媒報道中所稱的特朗普資深政策幕僚分別是聯邦眾議院軍事委員會海權與軍力小組主席福布斯(Randy Forbes)的前資深幕僚格雷(Alexander Gray)與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納瓦羅(Peter Navarro),其中格雷過往曾長期關注美國對臺軍售等議題。

  格雷與納瓦羅兩人在美國總統大選前一天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發表“特朗普的和平,放眼強化亞太的未來。特朗普如何改寫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專文中,在有關“美臺關係”的部分表示:

  “奧巴馬政府對待臺灣之道令人震驚,臺灣做為‘亞洲民主的燈塔’,恐怕是美國在全球夥伴中,軍事上最脆弱的一員。”

  文章稱,“美國國防情報局2010年已警告臺海均勢已倒向北京,為了防堵大陸的對臺野心,臺灣需要完整的武器裝備,但過去遭美方不斷拒絕,即使美國須協助臺灣,在‘與臺灣關係法’當中已有規定。”

  對於兩位特朗普幕僚在文章中所表達出的立場和觀點,南京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相平在接受環球網記者訪問時表示,這顯示出特朗普陣營對臺海問題還沒有進行充分了解,低估了臺灣問題的高度複雜性。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他們一直都想買武器給臺灣,提高臺灣的防衛能力,這一方面可以保住他們口中所謂的那塊“民主自由”牌坊,另一方面可以對美國的經濟發展産生促進作用,以為這樣可以“名利雙收”。

  然而,當下兩岸之間的實力對比早已今非昔比,大陸已經牢牢把握兩岸關係的主動權。美國每次賣的那一點武器對臺灣的防衛能力絕不能令臺灣的防衛能力獲得明顯提升。而如果有人指望通過這些武器幫助臺灣走上“臺獨”之路,更是完全不切實際。另一方面,臺灣當局目前愈發沉重的財政赤字也不可能讓他們心甘情願地去買那些別國都不願意要的“破銅爛鐵”,甘當美國軍售的“冤大頭”。

  劉相平表示,把島內的經濟民生、關係到民眾福祉的問題處理好,讓兩岸關係處在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不出亂子,仍是臺當局面前的當務之急。特朗普幕僚的這種言論,顯然對亞太和平及兩岸關係都沒有任何幫助。不過,由於文章發表是在選舉之前,有很多仍然是慣常的選舉語言,究竟特朗普上臺後的臺灣政策會往何處去仍有待觀察。作為大陸而言,我們當然是希望美國能恪守其對“一個中國”的政策承諾,讓兩岸關係之間可以多一些正能量,少一些負能量。

(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