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怕特朗普"漲保護費" 臺灣輿論勸蔡英文勿再"親美遠陸"

2016年11月11日 16:39: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特朗普來了,臺輿論界擔心被“漲保護費”+硬塞美豬,學界則勸蔡英文勿再“親美遠陸”。(網路圖) 

  台灣網11月10日訊 “我所掌握的訊息是,‘小英政府’對這一結果(特朗普勝選而非希拉裏),到目前仍在‘消化’中,仍在錯愕中……”昨晚(9日),臺灣島內電視政論節目中,“名嘴”的一番爆料聽得現場來賓啞然失笑。

  對於此次美國大選,不少島內媒體紛紛表示,蔡英文當局這回是徹徹底底“押錯了寶”。蔡英文選前曾預祝希拉裏“選舉勝利”,昨晚又趕忙“變臉”,給特朗普發去祝賀勝選的英文親筆函。更要命的是,蔡英文上臺後,將臺灣經貿佈局重心全押在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及“新南向”政策上,而今這一佈局恐隨特朗普上臺面臨全線崩盤!

  儘管蔡英文方面今天(10日)極力否認“押寶輸光説”,並宣稱特朗普幾週前曾派員來臺拜會蔡英文,但島內政界、學界、輿論界似乎仍對蔡當局領導下,臺灣在特朗普上臺後面臨的經貿前景及兩岸形勢頗為憂心。島內對於特朗普當選效應的討論繼續鋪天蓋地展開。

  輿論擔心被“漲保護費”+硬塞美豬

  臺灣中天新聞今晚的政論節目中談及,就臺灣而言,“臺美關係”間的“重中之重”無非經貿與安全。但問題是,特朗普在選戰中幾乎不曾提及臺灣或是臺海情勢,讓人很難揣摩他的意向。其次,令人擔憂的是特朗普的生意人性格,例如他對美國在日韓駐軍協防的看法,就是出於“成本”考慮。節目認為,如果連日韓這種白紙黑字的盟國,都得向特朗普老大哥多繳“保護費”了,那臺灣恐怕就得繳更多了。

  “TPP確定胎死腹中了嗎?”這恐怕對臺灣來説是個迫在眉睫的危機。節目認為,以如今臺灣面對的區域經貿整合形勢看,兩岸關係惡化,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東盟,甚至臺灣地區與個別國家的FTA都已卡關,原本還寄望著美國主導的TPP可以替臺灣開一扇“逃生門”,但卻是強烈反對TPP的特朗普當選。節目嘉賓質疑:敢問新當局對此做過任何風險與機會的評估嗎?有研擬過幾套劇本了嗎?更為逼人的事實是,TPP沒了,含瘦肉精的美豬我方還“吞”嗎?亦或是逼不得已“吞”了,也換不到TPP?

  節目認為,不論“調漲保護費”或者“強逼吞美豬”,在不久的將來發生幾乎毫不意外。特朗普在選戰及當選演説中中不止一次強調“美國優先”。“要求臺灣多付錢,多吃美豬,完全符合美國利益,以及選民期待啊!”

  學界勸蔡英文勿再“親美遠陸”

  針對蔡英文當局準備不足、因應不當,所導致臺灣在特朗普上臺後即將面臨的各種困境,島內學界紛紛開出“救命藥方”。

  淡江大學榮譽教授趙春山呼籲,蔡英文當局應更重視兩岸關係,避免過度向美國傾斜。因為特朗普當選後將主要處理就業、經濟等內政問題,甚至出現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普主張美國製造,預期將對臺灣出口造成嚴重影響)。趙春山強調,特朗普多次談到,將會以美國國家利益為優先,不可能為了兩岸或臺灣問題,犧牲美國核心利益。由於目前蔡英文當局被評估是採取“親美遠陸”的政策,跟第一大貿易夥伴大陸的關係不好、第二大貿易夥伴美國又實行貿易保護主義,這樣對臺灣經貿將會有雙重傷害。蔡英文當局應重新檢視與大陸的經貿關係,不能完全寄望于TPP或“新南向”,進而偏廢大陸因素,必須採取更積極策略,來推動兩岸經貿關係,以提振臺灣經濟。

  臺灣政治大學副教授黃奎博向民進黨當局提出建議。不要有遐想:不要以為特朗普當選,未來就會為臺灣發聲,特朗普未必會為臺灣與大陸“硬幹”;不要躁進:不要認為特朗普曾説要加強美國國防,臺灣就有縫隙可鑽;不要選邊:臺“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日前提到“特朗普眼睛有業障”。如果是一介平民還好,但臺灣政務官對美國總統候選人有此言論,相當不妥。

  此外,還有學者指出,以特朗普在勝選演説中稱要跟各國尋求合作關係來看,其對中政策應是“和氣生財”。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認為,特朗普不是要重返亞洲,而是走孤立主義。兩岸如果發生衝突,美國會不會協助臺灣的防務要打個大問號。蔡當局未來處理兩岸關係,與其等美國有可預期的政策,不如更務實改善兩岸關係。(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