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當局只花10萬慶祝光復節 教授:是否還是終戰紀念日?

2016年10月26日 02:32:26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25日是臺灣光復節,但整個社會幾乎沒有什麼紀念氛圍,絕大多數民眾關心的只是放假問題,執政的民進黨當局更是大幅刪減慶祝預算。

  “臺灣省政府”每年編列200多萬元(新台幣,下同)慶祝光復節。據親綠的《自由時報》25日報道,“立法院”內政委員會24日審查“臺灣省政府”2017年年度預算,民進黨“立委”谷辣斯尤達卡稱,“光復”是漢人觀點的政治符號,對原住民來説卻是“山地平地化政策”的開始,因此提案將明年光復節預算全刪。報道稱,民進黨“立委”都表示贊成。“臺灣省政府”主席許璋瑤則透露,今年只用10萬元慶祝光復節。

  相比當局的冷漠,在野黨和島內民眾倒還有一些紀念活動。23日,新黨舉行慶祝光復節晚會。24日,“中國統一聯盟”等團體在臺北中山堂舉行慶祝活動。25日,民主文化基金會“文化中國論壇”召開記者會,展示臺灣第一個慰安婦雕像模型,借此提醒民眾光復節的重大意義。與會的臺大教授黃光國等人對蔡英文提出四問,包括“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節還是終戰紀念日?”以及“1895年到1945年,這50年的臺灣史,究竟是日據還是日治”等。

  《自由時報》此前刊登的一篇文章分析稱,臺灣人希望自己嚴謹負責、敬業盡職,希望環境乾淨、便利、安全等,“這些希望,臺灣有些還做不到位,但這個臺灣夢卻能在日本獲得體驗”,因此臺灣人不僅逐漸對抗戰無感,反之社會瀰漫一股親日氛圍,許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10月25日是光復節。《經濟日報》針對民眾只關注放假評論稱,“國定假日”無論放假或紀念,都有其歷史及人民情感認同的嚴肅意義,但今天的光復節乃至下周的蔣介石誕辰紀念日等,“這七天國定假日為何放假?為何紀念?已無人聞問”。《中國時報》25日的一篇言論稱,陳水扁執政後,民進黨始終陷入“終戰日”與光復節之間的糾葛,“8年抗戰之後從日本殖民收回國土的紀念,都因媚日的民進黨而一筆勾銷,再看到沒有任何儀式的追念,也就不感覺到意外了”。文章説,我們可以認同不編列太多經費,但反對把臺灣光復與國民黨讓原住民“吃虧”畫上等號,“如果不是國民政府打敗日本,原住民何來有今天安居的生活?”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責任編輯:齊昕]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