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大陸游客不來臺當局"胡開方" 勸旅遊業者"改行"

2016年09月09日 13:34:2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9訊 眼見大陸游客人數近幾月驟降,且仍在不斷減少,島內近2萬旅遊業者12日就將上街抗議,臺灣執政當局真的急了,連日來頻頻試圖“出招”自救。繼半個月前表示要登陸攬客後,“行政院”分管旅遊口的“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又講出“陸客朋友説”。到昨天(8日)更是“拼了”,一向財政拮據的臺當局計劃真金白銀砸出300億新台幣救觀光。 

  “交通部”吁砸300億救觀光 林全雙手贊成

  據臺媒報道,臺當局“行政院”8日召開“陸客減少之衝擊與因應會議”,“交通部”提出四大因應策略,其中包括提供觀光産業300億新台幣優惠貸款。“行政院長”林全表示贊同。

  昨日會中,臺“交通部”在分析大陸游客減少影響狀況表示,受衝擊的包括島內旅行業、旅宿業、購物商店、遊覽車業、導遊人員、租賃車及計程車、民宿及商店。受影響較大的縣市則包括,嘉義縣市、花蓮縣、桃園市、高雄市、臺東縣、新北市。

  陸客不來臺當局“胡開方” 勸旅遊業者“改行”

  因應陸客不來,臺“交通部”昨日提出四項“對策”,內容涉及開拓新興市場客源、紮根歐美市場、推動島內旅遊等,無非就是絞盡腦汁拉攏其他客源,希望填補“陸缺”。“對策”中還有一條,稱要“協助大陸游客産業紓困及轉型:協助遊覽車司機轉業、輔導大陸游客團購物商店轉營免稅店。”細細咂摸,似有幾分奉勸業者“改行”另謀出路的意味。

  蔡當局錯誤兩岸政策導致陸客不來,業者生計難維持,向執政者陳情反應,得到的回答卻近乎于:既然從事的行業有困難,那就索性行別幹了,請大家都轉行吧。陸客遊覽車司機都轉業,甚至“改行”幹別的去,專營陸客團生意的購物商店也轉營賣別的。

  因應陸客不來,蔡英文當局為業者開出的“紓困良方”當真不同凡響!

  亂開“藥方”的不止一個,民進黨籍臺灣“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8日稱,面臨陸客來臺人數減縮問題,我們的腳步應更加快些,如何督促“行政院”協助觀光産業做好“分源、分流”,這是很重要的工作。他稱,“分流”是指臺灣觀光不應該集中在某些景點,例如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整合中部地區資源,以清泉崗國際機場作為“中進中出”的門戶。只有分流,才能讓臺灣被世界看到。

  其實,所謂的“分流”之説,此前早已被提及。臺“交通部長”賀陳旦8月中下旬邀請18位觀光産業重量級專家學者,聽業界反映困境。賀陳旦表示,希望以分區、分時、分流推廣深度旅遊。不過,臺灣旅行公會聯合會發言人李奇岳質疑,分時、分流只在有量時可這麼做,現在連客人都沒有,到哪去都沒人,分流有何意義?

  要知道,如今的臺灣各大著名旅遊景點景象,幾乎全部宛如南投著名觀光農場——“清境”(清靜)。

  拒“九二共識”並歧視陸客 誰還揣著鈔票去臺灣?

  出於挽救觀光的“自身工作需要”,臺當局分管旅遊的“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日前在網上發表《陸客是我們最需要交的朋友》一文,誰料卻被“政院發言人”及“行政院長”接連“抽嘴巴”。對此,臺灣《旺報》表示,張景森所談內容,只是表達人類基本友好情感需求的態度,竟慘遭自己的執政團隊公開“打臉”,顯示臺灣的政策不但被民粹左右,更被顏色綁架。兩岸關係開倒車,最後受害的仍是一般民眾。綠營這種內部擺不平的發夾彎戲碼不斷上演,一邊要降低陸客來臺手續門檻,一邊又任憑政客與“週邊”抹黑陸客。別忘了,大陸14億人口也是有眼睛、有耳朵的,怎麼可能看到這些不友善後,還抱著鈔票到臺灣來消費?

  對於臺當局想到大陸推銷拉客一事,《旺報》表示,熟知兩岸的人都知道,拒絕了“九二共識”,陸客來臺並非作宣傳促銷就可以喚回來的。文章同時指出,對於是否赴臺,陸客其實也是“用腳投票”,關鍵點並非臺灣好不好玩或價格便宜與否,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先前對於陸客“火燒車”的處理方式,真的已經傷透他們的心。

  《旺報》以五年前還在臺商紡織公司工作的上海人朱先生為例指出,朱先生原本對臺灣充滿好感,每天晚上都會找臺灣的政論節目看,但最近他看到臺灣人就生氣,第一句就是問,“為何臺灣政府要搶電信詐騙犯回去放掉”,第二句就是痛批蔡英文,“為何連做人的道理都沒有(指“火燒車”未到罹難陸客靈前致悼)”。

  文章認為,會到臺灣旅遊的大陸觀光客,很多都是原先對臺灣事物抱有好感,的確是臺灣最能交朋友的一群。但“火燒車”事件,蔡英文對不幸遇難的大陸觀光客不聞不問,加上縱放電信詐騙犯,這兩件事都顯示,民進黨當局根本漠視大陸民眾的人權,讓大陸民眾相當憤慨,就連已是對臺灣政壇很了解的朱先生,都不免動怒。他認為蔡英文與執政團隊就是歧視陸客,誰還想去臺灣。(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