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藉口"轉型正義"推行"臺獨"史觀 蔡英文道歉實為政治秀

2016年08月03日 08:14: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總統府”外廣場上的“原住民”抗議者。 張榮隆攝

  8月1日是臺灣“原住民族日”,蔡英文當天代表民進黨當局向“原住民”道歉,宣示將設置“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並親自擔任召集人。臺灣媒體統計,為“過去四百年來所承受的苦痛和不公平待遇”云云,蔡英文在致詞中前後向“原住民”道歉10次之多。看似謙卑,骨子裏卻透露著傲慢。加上政治算計太多,號稱和解的道歉,竟引發“原住民”內部新的分裂。島內學者戚嘉林批評,蔡重建“原民史觀”的目的,本意是建立要與大陸脫鉤的“臺獨史觀”2.0版。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伎倆,確實更為狠毒。

  作 秀

  道歉儀式現場的一大“亮點”,是蔡英文穿上了有排灣人圖騰的外套。按其辦公室發言人黃重諺的説法,外套是由屏東排灣人出身的時尚設計師劉咏苒專門設計,衣上圖騰是意象式的蝴蝶紋圖飾。根據排灣人的傳統故事,該圖飾是用來褒獎第一個奮不顧身救援遇難者的勇者。

  服飾加故事的噱頭與看點,不可謂不精心佈置,卻遮蓋不住儀式後面的空心本質。蔡英文道歉後,由“原住民”代表、二十幾年前反對蘭嶼核廢料堆放的夏本嘎那恩以雅美語發表回應。他再次提出,要求核廢料遷出雅美人世代守護的那片土地和海洋。對此蔡英文只能打太極,表示會提出調查報告,先給蘭嶼當地民眾提供補償云云。這些對策了無新意,過去臺灣當局都已經做過,何需再拿來重復一遍。

  用國民黨主席洪秀柱的説法,整個道歉過程就是8個大字:華而不實,誠意不足。身為“原住民”的社工馬志政投書媒體説,感覺這就是一場政治秀,因為即便説1萬遍道歉,沒有實質具體的政策與作為,都只是假像。出自阿美人的搖滾歌手張震岳同樣提出質疑,認為道歉還是凸顯蔡英文當局對“原住民”的高姿態和優越感,“要解決實際事情,別光是演戲而已”。

  島內獨立評論人朱駿更是對蔡英文選擇性道歉頗有微詞。他説,蔡説得真好:“在泰雅人的語言裏,‘真相’叫做 Balay。而‘和解’叫做Sbalay,也就是在Balay之前加一個S的音。真相與和解,其實是兩個相關的概念。”既然如此,為何獨獨對“原住先民”被殺得最為慘烈的“日據時期”不敢説清楚?沒有真相,哪來的和解?這裡的道歉何其虛偽!

  抗 議

  8月1日道歉活動進行的同時,臺灣“總統府”前廣場另有約50名“原住民”在大聲抗議,抗議道歉僅僅流於形式,沒有做任何向社會溝通的工作。在“原住民”出席代表陸續進入“總統府”時,“原住民轉型正義同盟”成員突破警方防線,衝上去批評蔡英文“玩假的”,呼籲族群代表不要參與背書,“回頭是岸”,因為“沒有真相,沒有和諧”。顯見在“原住民”內部,大家對是否接受道歉看法也各不相同甚至水火不容。

  似乎為了展現臺灣地區領導人的“格局”,蔡英文在迎接“原住民”代表進去後,也特地在安保重重阻隔下主動走到廣場,向抗議團體揮手致意。吊詭的是,新當局打著和解旗號要給“原住民”道歉,但政治算計太多,卻引發“原住民”內部新的分裂。這筆賬又該怎麼算?

  有人説,儘管前後10次道歉,但謙卑背後是傲慢。在當局主導下,難免有“原住民”被迫接受和解的味道,特別是來自蘭嶼的雅美老人家被“罰站”聽訓了十幾分鐘。張震岳不滿地説,弄一個道歉,結果卻是我們被道歉的要登門,“排排站好,好似皇帝欽點”!他感慨,“臺灣什麼都不奇怪,很多事物都畸形到習以為常。”

  馬志政認為,“原住民”相關委員會召集人絕對不應該是由蔡英文出頭,應該由“原住民”擔任及籌設。原鄉部落問題很多,家庭弱勢邊緣化、教育及照顧資源不足、傳統文化及與語言瓦解等議題,沒有一個能夠解決。因為我們不需要“華麗假像的道歉”,而是要“實質具體且有意義的道歉”。張震岳也認為,根本不需要道歉,只要“把現在原住民所有問題儘量解決即可”。他同時批評一些“原住民”官員竟接受了道歉鬧劇,“這些承諾會不會實現,你們自己心知肚明”。

  史 觀

  讓兩岸有識之士擔憂的是,道歉之舉顯然超越了島內“原住民”議題。因為醉翁之意不在酒。蔡英文在“520”講話中已明言,新當局道歉來面對“原住民”相關議題,是要重建“原民史觀”。世新大學副教授戚嘉林在接受訪問時表示,蔡提到的重建“原民史觀”,是用來對抗“漢人史觀”,這是一套比李登輝“外來政權史觀”更升級,欲與大陸脫鉤以建立“臺灣主體性”的分離主義史觀。

  戚嘉林説,引述歷史不能偏頗,歷史上“原住民”也曾傷害在臺漢人,但由誰替漢人的轉型正義發聲?歷史不應成為傳播仇恨、撕裂族群的工具。蔡當局帶有“臺獨”目的、又不合比例地凸顯“原民史觀”,扭曲其他時期的史實,也等同否定閩南人移民臺灣的正當性。換言之,這次借“原住民族日”向“原住民”道歉為由,將臺灣主體性與“原住民”本源連結,孕育與大陸脫勾的“泛南島民族意識”,建構2.0版的新分離主義史觀。其核心要害,就是將“原民史觀”操作機制化,將“這個國家”意識“原民化”,亦即將“九二共識”及其核心意涵縹緲化。

  朱駿批評説,時代只能往前走,很難倒退重來。過去若有做得不好之處,只能在未來糾正彌補,但未來要走得良善健康,必須以不扭曲、不造假、不邪惡的健康心態對待過去的歷史,在歷史的反思之下痛定思痛,才會有來者可追的後望與厚望。如果一味地以扭曲不實的邪説歪論遂行自己一時的政治慾望,打著上帝的旗幟做著撒旦的事情,不但沒有正義,而且只會有更深的邪惡。(本報記者 任成琦)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