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台塑被越南坑5億美元 藍綠齊質疑蔡英文新南向政策

2016年07月12日 15:09: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蔡英文當局自上臺來大力推行所謂“新南向政策”,聲稱要將過去的“西進政策”轉向,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臺媒圖)

  台灣網7月12日訊 台塑集團投入3200萬新台幣在越南設置的河靜鋼鐵廠,卻被越南政府指控排放有毒廢水造成大量魚群死亡,要求支付高達5億美元賠償金,還引發越南民眾零星抗議。據中評社報道,就連民進黨“立委”蔡適應、王定宇等人對此都不禁質疑,是否越南政府“坑了”台塑?如果連越南投資都無法保護臺商,那更不用談“新南向政策”了。

  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也在“立法院”會上質詢相同議題。他認為,此事對於臺商觀感、環境影響非同小可,如果臺當局對他們漠不關心,如何帶領這些企業南向。臺當局“僑務”部門負責人吳新興也説,對於此案他也不能接受。

  聽到這樣的回答,“綠委”王定宇表示,臺商是你們的,是被人家坑了,這樣“政府”扮演什麼角色?吳新興隨即表示,會繼續向臺商深入了解狀況。

  蔡英文當局自上臺來大力推行所謂“新南向政策”,聲稱要將過去的“西進政策”轉向,擺脫對大陸經濟依賴,鼓勵臺商到東盟國家佈局,並將印度、越南列為臺商投資主要著眼目標。如今,臺商初涉越南就被坑去5億,而蔡當局大力鼓吹的另一個重點投資標的——印度,似乎也不被看好。對於印度的投資環境,臺灣前“經濟部長”尹啟銘此前在廈門接受台灣網記者採訪時就曾直言,印度不僅有種姓制度,印度的稅法也是全世界最厚的。“臺灣企業在國際上奮鬥那麼久,不會那麼笨,你告訴我到新南向,我就真的到新南向去”,尹啟銘説,“真正笨的是那個喊新南向政策的,那個才是最笨的”。

  桃園市戰略學術研究會理事長、臺灣陸軍退役中將羅吉源也坦言,對“新南向政策”不看好。據中評社早前報道,除了扁李時期“南向政策”已經有兩次失敗經驗外,羅吉源表示,臺商到東南亞主要是設廠,之後才去考慮“通路”問題,但重點是“通路”比設廠更重要。

  羅吉源説,大陸最成功的企業,就是掌握強而有力的“通路”管道。試想任何産品搭配各省的通路,什麼東西都可以賣出去,臺灣只有技術是不夠的,只想到東南亞設廠降低成本也不對,“通路”才是設廠的基本條件。

  “‘新南向政策’沒內容、沒路線、沒配套、沒基礎、沒經融支援,更沒得到‘新南向政策’相關國家的正面回應,與具有頂層設計、執行計劃、配套措施,有經融平臺支撐的‘一帶一路’相比根本是空的,最終只能黃粱一夢。”此前以學者身份在廈門出席第八屆海峽論壇的臺灣名嘴邱毅不僅將臺當局所謂“新南向政策”與大陸的“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進行犀利對比,更指出,之所以會冒出個“新南向政策”,皆是因為臺當局領導人不願承認“九二共識”,也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繼而預期到兩岸的經貿勢必受挫。為了要平息兩岸經貿受挫,臺灣蒙受經貿損失的民怨,就講出個“新南向政策”。意思是“兩岸經貿即使減少了無所謂,‘新南向政策’所增加的經貿利益可以彌補”。可問題是,“新南向政策”內容到底是什麼,她自己也不知道。

  “沒有企業敢去冒著倒閉的風險,去投入‘新南向政策’”,所以註定失敗,只是這樣的失敗無法彌補兩岸經貿因不承認‘九二共識’而産生的損失”,邱毅進一步指出,“所以我認為兩年、最多兩年,臺當局領導人的政治基礎、‘統治基礎’,一定會因為今天不承認‘九二共識’以及不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而産生動搖。”(台灣網 王思羽)

[責任編輯:王思羽]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