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臺千噸艦艇今日抵達太平島 蔡英文將面臨嚴峻考驗

2016年07月12日 08:49:0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今天出爐,島內藍綠陣營11日就“是否放棄U形線”以及“結果有幾種可能”展開激烈辯論。雖然“海巡署長”李仲威為之前撤走百噸巡防艇辯解,聲稱不會打破與越南之間的戰力平衡,但蔡英文當局一直對“U形線”三緘其口卻是不爭的事實。《旺報》11日説,南海主權是祖先留下的兩岸共同珍貴遺産,蔡英文再怎麼親美日,總不能賣家産來換取對抗自家人的籌碼吧。

  “海巡署長”李仲威11日下午在“立法院”證實,10日下午從高雄出發執行“碧海項目”的偉星艦,預計12日就會抵達太平島,且會在太平島周邊海域留駐約5天。他同時披露,越南敦謙沙洲上,越南軍方的武裝巡邏船並未常駐,因此“海巡署”撤回100噸巡防艇,臺越之間不會産生戰力失衡。李仲威還稱,臺灣對太平島“主權”立場從沒有改變,對南海巡防的強度也不會減弱,至於部分聲音質疑臺方因南海仲裁案放棄南海,“這是某些人的錯誤解讀,南海仲裁結果不會影響太平島防務”。據悉,當時臺灣“海巡署”派遣100噸巡防艇,就是為壓制曾公然對臺灣快艇鳴槍的越南武裝巡邏船。《聯合報》11日介紹稱,“碧海項目”是“海巡署”派大型艦艇對東沙、南沙運補,過去每3個月執行一次,且與臺灣海軍前往當地的巡航艦艇同行,現在該項目改為每一兩個月執行一次,不再與海軍同行。此次派去的偉星艦是當初臺“關稅總局”訂購的緝私艦,1991年交船,2000年轉給“海巡署”;排水量1800噸,艦上有一門20毫米機炮、二至四挺重機槍,航速21節。

  這樣的辯解就連綠營自己人都表示懷疑。據聯合新聞網報道,民進黨“立委”林俊憲11日質詢稱,海巡100噸艇離開太平島後,偉星艦要12日才能到,中間恐怕産生戰力空窗期;且偉星艦是1800噸的大船,與100噸巡防艇功能不同。這番話惹得李仲威直説,“我是海軍,我很清楚這些船艇可不可以執行任務,這個判斷,我是專業”。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11日發表“太平島,狼群中一塊鮮肉?”的文章分析認為,在仲裁結果宣佈前夕,臺灣做了兩項政策大轉彎:一是“海巡署”以颱風為由,撤回兩艘駐防太平島的巡防艇;二是放出在仲裁結果公佈後,臺灣將不再提“11段線”的主張的風聲。林濁水稱,第一項是弱化了臺灣在太平島軍事存在的決定,與蔡英文就職演説中“捍衛南海主權”的宣示並不搭調;尤其太平島緯度偏低,根本不在這次颱風路徑上,“海巡署”卻以避颱風為撤守理由,更大大受到島內人士和大陸抨擊,至於第二項,北京和臺灣統派人士當然也很火大。他還稱,臺灣如今派偉星艦提高太平島的軍事存在,一定程度緩和兩岸關係,但怎麼處理實質佔有太平島和海洋公約之爭的關係,考驗新當局的能力。

  對於南海立場,臺“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稱,臺灣當局的態度一直相當清楚,南海地區的爭端向來主張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式處理,與相關各方共同促進地區和平與穩定。不過,國民黨“立委”江啟臣11日就“是否放棄U形線”以及“我們的立場到底是什麼”質詢陸委會主委張小月及“外交部次長”李澄然時,兩人都支支吾吾,甚至乾脆不説話,江啟臣大為光火,“明天結果就要出來了,你們不能不説話啊!”11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通過臨時提案,在朝野“立委”一致支援下,要求“海巡署”應在南海國際仲裁案前,依據海域情勢靈活調度一定規模及數量的巡防艇,支援太平島海域。

  事實上,自從蔡英文上臺以來,對國民黨之前主張的“U形線”一直只字不提。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王高成稱,如果裁決結果對大陸不利,臺灣也默認,陸方會對臺不滿,將衝擊兩岸關係;若臺灣表達不接受,堅持“U形線”立場,與美、日和東南亞等的關係就會受影響。他建議蔡英文當局採取模糊策略,只清楚説明“U形線”的內涵,重申臺灣在南海的既有權利。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研究員嚴震生認為,臺灣未參與仲裁,但結果可能影響太平島地位,因此不需要與大陸一樣強烈,但要表達的目的是一致的,同時借機凸顯臺灣必須被納入國際組織的迫切性。《旺報》11日評論稱,在南海局勢日益緊張之際,臺灣卻以“防颱風”為由撤回駐守太平島的艦艇,讓人質疑蔡當局捍衛南海主權的決心,也更令人憂心其對兩岸關係的衝擊。文章説,更受大陸方面關注的是蔡英文會不會在“U形線”立場上有所退讓,一旦如此,就等於提供美菲攻擊和削弱大陸“九段線”主張的藉口,屆時北京必將強烈反應,兩岸關係將從冷對抗升級為熱對抗,蔡英文所謂“維持現狀説”將無以為繼。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