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南海護“祖産”,馬英九齣手了

2016年03月26日 14:2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在“南海風雲急”的關鍵時刻,臺灣邀請國際媒體在3月23日造訪了南沙群島中最大的“自然島嶼”——太平島。而早前的1月28日,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曾經登臨太平島。島內輿論認為,不到兩個月時間,臺灣執政當局動作頻頻,意思很明顯。一是護“祖産”,向國際社會宣示太平島是“島”不是“礁”,駁斥菲律賓的仲裁請求。二是牽制、防止民進黨在南海議題上站穩立場。三是馬英九想借此寫下自己的歷史定位。耐人尋味的是,無論是馬英九登島還是國際媒體造訪,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答問時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南沙群島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海峽兩岸中國人都有責任維護中華民族的祖産。

  23日一大早,在臺灣“外交部”次長令狐榮達、“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的陪同下,24家島內外媒體記者聚集到臺北的臺灣空軍松山基地,搭乘臺軍c-130運輸機,前往臺灣方面控制的太平島進行實地採訪。這其中有10家是外國媒體,包括美聯社、CNN、路透社、法新社等。有意思的是,有些外媒記者平時駐點北京、香港,這回是專門跑到臺灣加入採訪隊伍的。

  這是太平島60多年來,首度開放國際媒體參觀。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記者們在島上參觀了郵政代辦所、水井、碼頭、寺廟、農畜場和醫院。記者們還喝了南沙群島唯一能自然涌出的珍貴淡水,品嘗了駐島官兵用自己種植的蔬菜、飼養的家禽與當地海産做的便當。記者們還在郵政代辦所寄發了信件。臺灣“外交部”次長令狐榮達説,太平島適合長期居住,不是“礁”而是“島”。

  菲律賓近年以中國大陸為被告,向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庭(Permanent Court of Arbitration)提出南海仲裁案,菲律賓主張,太平島沒有淡水,也沒有可供農耕的土壤,食物飲水都從外地運來,人類無法在島上生活,因此太平島只是一個岩礁(rock),不是島嶼(island),無權主張大於12海裏的海洋區域權利。

  在記者返回臺灣本島之後,馬英九又在第一時間與這些記者“分享登島心得”。馬英九斥責菲方一再發表昧於事實的談話,企圖誤導國際仲裁官,卻完全沒有事實根據。他表示要正式邀請菲律賓政府或仲裁官到太平島實地訪問,好讓他們眼見為實。在有記者問到是否會與蔡英文分享登島心得,馬英九回應説,這是很好的建議,有機會會把狀況跟蔡主席説明。

  對於這次國際媒體登上太平島,島內輿論認為,不到兩個月時間,臺灣執政當局動作頻頻,意思很明顯。一是護“祖産”,向國際社會宣示太平島是“島”不是“礁”,駁斥菲律賓的仲裁請求。二是牽制、防止民進黨在南海議題上站穩立場。

  不過島內藍綠陣營卻是兩種動靜、兩種聲音。國民黨主席補選參選人洪秀柱認為,邀請國際媒體記者赴太平島參訪是很好的事,登島是一個“領土”宣示,藉此讓國際知道,“太平島就是我們的,南海對於我們是很重要的”。國民黨籍的臺南市議員王家貞認為,臺當局邀島內外媒體赴太平島採訪,是以更大動作昭告世人我們對南海擁有主權。王家貞説,她個人感覺,馬英九任期剩下不到兩個月,這陣子以來,馬英九似乎放得更開了。王家貞表示,馬英九對南海主權的堅持用力大,將攸關馬英九的歷史定位。王家貞認為,與此同時,針對民進黨到目前為止都不太去碰南海主權議題,馬英九也希望借此強調民進黨未來“對南海主權的堅持也不可閃躲”。

  相對於藍營積極評價,綠營選擇裝聾作啞。之前民進黨新科“立委”羅致政曾經聲稱,在南海議題方面,美國與東南亞國家最不樂見的就是兩岸連手合作,馬英九動作頻頻可能會加深美方的疑慮。他還説,未來民進黨在南海議題上同樣將會面對“沒有平臺、沒有空間、沒有管道”的尷尬處境。而極“獨”媒體《自由時報》則刊文污衊説,這一行動是“挑釁舉動”,馬英九是拉著臺灣往火藥庫裏衝。

  針對外媒記者受邀參觀太平島,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南沙群島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海峽兩岸中國人都有責任維護中華民族的祖産。我注意到你非常關心組織外國記者去南沙有關島礁參訪事宜。目前,中方南沙有關駐守島礁正在建設之中。待條件成熟後,我們會予以考慮。中國在南海的有關駐守島礁正在建設之中,待條件成熟後,也會考慮請記者參觀”。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