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蔡英文聲稱“踏實外交”怎翻譯?臺當局官方答案出爐

2016年07月04日 10:01: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據臺灣“中央社”7月3日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之後喊出“踏實外交”的口號,但英文要怎麼翻譯,卻曾讓臺當局涉外部門的高官在立法機構備詢時大傷腦筋。如今,根據臺涉外部門的書面報告,答案出爐,是“Steadfast Diplomacy”。

  民進黨籍“立委”羅致政日前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臺當局涉外部門“次長”吳志中時問到,“踏實外交”用英文怎麼翻譯?要沿用前臺灣領導人李登輝“務實外交”(Pragmatic Diplomacy)?還是翻成Realistic(現實)?難不成要用拼音“ta-shi-wai-jiao”?吳志中當時答不出來。

  臺灣地區立法機構“外交及國防委員會”4日邀請當局涉外部門負責人李大維報告領導人蔡英文出訪的“英翔專案”的“執行成果”,揭露了拍板的翻譯版本。

  根據報告,蔡英文出訪期間,在巴拉圭國會演説、各次會晤以及與其他政要互動與僑宴等不同場合,揭示了“踏實外交”(Steadfast Diplomacy)的具體意涵。

  報告指出,具體意涵指的是,第一,就是“Unwavering and fixed in direction”,“穩健地朝正確的方嚮往前邁進”,以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的精神,克服臺灣的各項“外交”挑戰,開拓“國際空間”。第二,就是“Firm in purpose”,與理念一致的國家及地區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密切合作,對國際社會做出實際的貢獻,以堅固臺灣的“國際地位”。

  報告指出,臺灣地區與其他國家之間的關係,應擺脫過去“單向援助”的思維,改以“互惠互利”的方式思考。

  報告並表示,臺灣與其他國家及地區推動的合作計劃,應該是雙向的,在技術與實務經驗上,發揮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彼此分享,互相幫助,互蒙其利。在經貿“外交”的推動上,同樣地應秉持互惠互利的原則,與其他國家及地區共同分享經貿利益、一起發掘商機,創造雙贏,並作為彼此産品進入對方所在區域廣大市場的橋梁,與各國共用經濟繁榮與進步的果實。【環球網報道 記者 徐亦超】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