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無法平息島內亂局” 蔡英文“外交首秀”在罷工中開啟

2016年06月24日 08:01: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頂著執政滿月遭各種痛批的“滿頭包”,蔡英文24日起展開代號“英翔項目”的出訪行程,赴中南美洲“友邦”巴拿馬和巴拉圭訪問。巧合的是,蔡英文乘坐專機所屬的華航公司,其空服員因勞資糾紛24日淩晨開始罷工。雖然華航稱蔡英文的“總統專機”不會受罷工影響,但有人認為這預示蔡英文此行將“出師不利”。對於尚未明確承認“九二共識”的蔡英文此次“外交首秀”能取得什麼成效,島內輿論並不看好。

  據臺灣《聯合晚報》23日報道,蔡英文24日展開為期9天8夜的“英翔項目”,參加巴拿馬運河拓寬及船閘擴建工程竣工儀式,並到巴拉圭國會發表演講。24日搭機前,蔡英文將在機場發表簡短談話,定調這次出訪是“踏實外交”。據介紹,這次出訪,蔡英文請幕僚準備了多達20多份的談話參考資料,反覆研讀。重要場合的談話稿,也是由文稿小組操刀,前後修改多次,非常慎重。

  就在蔡英文方面緊張準備“首航”之行時,臺灣華航公司的空服員正在因勞資糾紛醞釀罷工,以華航空服員為主的桃園市職業工會23日晚間宣佈,24日0時起空服員將進行罷工。而蔡英文24日早9時將搭乘華航波音777的“總統專機”出訪“雙巴”。臺“總統府”23日表示,尊重勞工決定,有關蔡英文出訪,會要求華航在維護勞工權益原則下,妥為調度。華航23日晚強調,24日出發之“總統專機”,已確認空服員調度正常,將不會受到影響。有臺北市民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華航罷工是臺灣當前整體社會的一個縮影,蔡英文出行時遭遇罷工,並不光彩,“內政亂作一團,還搞什麼外交?”

  臺“總統府”早前公佈,根據規劃,6月25日蔡英文將在美國邁阿密轉機。25日抵達巴拿馬,並出席當晚僑宴。26日,參加巴拿馬運河擴建竣工典禮,並出席巴拿馬總統晚宴。27日,與巴拿馬總統會晤,然後離開巴拿馬前往巴拉圭。28日,蔡英文將拜會巴拉圭總統及國會議長,並在國會發表演講。29日,蔡英文在巴拉圭參加兩場活動,當天與隨行媒體團會有一場茶敘。30日,搭機離開巴拉圭,並於7月1日“過境”美國洛杉磯,2日下午返抵臺灣。

  此次行程的“最大亮點”就是參加巴拿馬運河擴建竣工啟用儀式,在這一國際場合,蔡英文將與世界各國元首級領袖“代表”同臺互動,特別是將與美國副總統拜登夫人吉兒拜登同臺。臺“總統府”表示,蔡英文將會與參加典禮的美國議員就雙方關心的議題進行討論,同時也會把握機會與吉兒拜登“自然互動”。

  《聯合晚報》23日稱,蔡英文首次出訪,不免會被外界拿來與過去臺灣領導人的出訪規格與行程比較。蔡英文這次行程安排,除幾場官方場合與留學生、NGO會晤行程外,並未安排記者會,僅在行程尾聲時與隨團媒體茶敘。如此低調,可見蔡英文對踏出“元首外交”的第一步是臨淵履薄。蔡英文要如何超越馬英九“活路外交”成果,抹除國際社會對民進黨政府“烽火外交”的印象,開啟未來“外交”的踏實新方向,將是檢視蔡出訪的關鍵指標。

  今日新聞網報道稱,為配合出訪活動,“總統府”廣邀朝野黨團一同出行,目前民進黨、“時代力量”、親民黨均確定派出“立委”參加,民進黨內更是“一席難求”,不得不抽籤決定名額。但作為最大的在野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宣佈,將不派人隨行,令島內輿論感嘆,“代表性減去一半”。

  島內媒體人孫藍23日對《環球時報》説,蔡英文一直沒有正面承認“九二共識”,這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看作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的政治基礎,這麼做只會使臺灣未來的“國際發展空間”不復存在。蔡英文此次訪問“雙巴”看似風光,但其實對比前任的陳水扁和馬英九,這次蔡英文只訪問兩個國家,其實是很寒酸窘迫的行程,蔡英文自稱與美國交好,但在“過境”美國時只能“過境”邁阿密和洛杉磯,遠離美國東岸的華盛頓、紐約等大城市,這些都是與之前有極大差距的待遇。

  前“副總統”呂秀蓮日前則在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表示,巴拿馬是“邦交國”,蔡英文出訪是順理成章,不過就她了解的情況,目前巴方雖然廣邀各國元首出席,但僅有十多個國家元首口頭答應,書面答應的僅一位。呂秀蓮因此提醒,對於蔡英文出訪的意義,島內民眾“不要過度樂觀”。

  另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目前巴拿馬與巴拉圭兩國均流行寨卡病毒及甲型流感,但由於時間問題,現在打甲型流感疫苗已經來不及,至於寨卡病毒,因缺乏有效的防範手段,臺“外交部”只能提醒訪問團成員穿長袖防蚊蟲叮咬,不少隨行記者調侃説,這是“赴災區接受生死考驗”。

  不過,在所有面臨的問題中,蔡英文當局最擔心的就是“大陸因素”。臺灣《聯合報》23日評論稱,臺“國安”團隊不僅擔心大陸與巴拿馬、巴拉圭建交,讓“英翔項目”成為笑柄,也擔心大陸會對美國施壓給臺方“穿小鞋”。甚至在蔡英文前往兩國成功“固樁”後,大陸也有足夠實力“拔樁”。因此,大陸“這個婆婆的臉色,臺灣非看不可”。而隨後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大會、亞太經合會經濟領袖峰會,新政府少不得還是要看大陸的臉色。

  臺灣淡江大學教授陳一新分析説,2016年選舉前,蔡英文數度譏笑馬當局的“外交休兵”為“外交休克”,並嘲諷馬當局的“外交”都要看大陸臉色。自己執政後,當家才知柴米貴,蔡英文現在知道大陸的臉色“雖不好看,但還非看不可”,她最需要擔心的是,兩岸沒有“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大陸“隨時可以翻臉如翻書,且下手絕不手軟”。【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俊峰】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