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民進黨人蘇嘉全入主“立法院” 綠營首次“國會”當家

2016年02月02日 08:45:0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蘇嘉全1日當選“立法院長”後簽署第一份公文。

  臺灣第九屆“立委”2月1日上午宣誓就職,隨即進行“立法院長”選舉,民進黨籍的蘇嘉全憑著民進黨“國會最大黨”優勢,以壓倒性多數拿下龍頭寶座。同一天,“行政院長”張善政率領的“過渡內閣”也宣誓就職。臺灣《中國時報》1日社論稱,民進黨如今不只“總統”和“立法院”選舉雙勝,地方也拿下13個執政縣市,所轄人口超過140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例超過6成。“民進黨既然掌握了臺灣內部已經無人能及的絕對權力,就必須全面承擔,帶領臺灣走向正確的發展方向”。

  蘇嘉全曾要與蔣緯國單挑

  1日上午8時,臺灣“立法院”打開位於中山南路的大門迎接第九屆“立委”,新科“立委”按往例踏著紅毯進入議場報到,隨後宣誓就職。民進黨“立委”蘇嘉全以74票順利當選新任“立法院長”,成為臺灣歷史上第一名民進黨籍“立法院長”,蔡其昌當選“立法院副院長”。《中國時報》分析稱,做好參選萬全準備、聲勢最被看好的柯建銘最後急流勇退,當然與蔡英文在最後關頭的強力介入有關。據了解,第九屆“立委”共113席,其中民進黨拿下68席、國民黨35席、“時代力量”5席,親民黨3席、“無黨團結聯盟”和無黨籍各1席。在113人中,46人是第一次成為“立委”,平均年齡下降至49.94歲,低於上屆的52歲,其中女“立委”43人,佔38%,創歷屆新高。

  蘇嘉全1日早上8時13分就已完成報到手續。他在接受採訪時稱,新會期報到,大家都抱著興奮的心情,這種興奮不會很久,因為接著就要進行相關“國會改革”的啟動,壓力蠻大的。聯合新聞網介紹稱,外界對蘇嘉全的印象可能是他老家屏東的“豪華農舍”,其實他算是民進黨內的“動作派”。他30歲就當上“國民大會”第一屆增額代表,1988年“行憲紀念大會”,蘇嘉全等民進黨人舉長橫幅要進入會場,與場外警衛人員和執政黨代表數度衝突拉扯。時任“國安會秘書長”的蔣緯國站起來高聲大喊,蘇嘉全也站在椅子上大叫,“要單挑就放馬過來”。2010年,蘇嘉全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與國民黨的胡志強競選臺中市長,結果只輸了3萬多票,已是當時選舉最大的意外。聯合新聞網稱,蘇嘉全曾激烈阻撓議事,如今角色轉換,“外界都在看,這位屏東黑鮪魚的行銷高手,如何翻轉國會”。

  “過渡內閣”宣誓就職

  蘇嘉全的當選也意味著“立法院”正式結束長達17年的“王金平時代”。據《聯合晚報》報道,王金平1日走過紅地毯完成報到程式。他稱,今後要以“委員”兼有過去幾十年“立法”經驗、6年“副院長”和17年“院長”的資歷經驗,應該做不一樣的貢獻。《聯合報》透露,他選擇將辦公室低調搬到離院區較遠的“鎮江會館”。雖然未能續任“院長”,但他仍受禮遇辦法保障。根據規定,卸任“院長”由“立法院”提供辦公室,必要時得以大型委員研究室或承租方式代之,配有交通工具、司機及隨扈一名。《中國時報》稱,王金平創下任期最久的“國會議長”紀錄,未來在政壇如何再起、將扮演什麼角色,備受關注。至於卸任“立委”,《聯合晚報》透露,有的將續留“國會”,擔任其他“立委”的助理;有的將返校教書,國民黨籍的吳育仁與張慶忠則將持續在地方蹲點服務,期待4年後再戰。

  同一天,“過渡內閣”宣誓就職。“行政院長”張善政稱,他將是史上任期最短的“行政院長”,也是有史以來壓力最大的“內閣”;但與新政府交接不是跑到接棒點,“清冊一丟就好了”,希望民進黨儘快成立交接團隊,雙方一起開始“助跑”。《聯合晚報》注意到,馬英九主持宣誓典禮時,打破過去不致辭的慣例,特別以三點期勉“閣員”,希望他們在最後的過渡期仍要做積極有為的政府,堅守崗位,為所當為、積極有為。《經濟日報》透露,張善政2日將拜會蘇嘉全,請其協助“過渡內閣”的政務推動,儘快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等,同時約束好民進黨內同志,別再因意識形態對政策進行非理性抨擊。

  兩岸問題受關注

  “新國會”改寫“立法院”長期以來“藍大綠小”的政治版圖,首度實現政黨輪替,島內各界相當關注。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認為,“總統”如何看待“國會”很重要,過去8年國民黨完全執政,馬英九常直接影響黨籍“立委”;民進黨即將完全執政,“英派立委”未來恐成“總統”當選人蔡英文的近衛軍,“能否落實國會自主,值得觀察”。據中時電子報報道,“新國會”正式啟動後,攸關兩岸服貿、貨貿條例能否起死回生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能否順利過關,將成為朝野攻防重中之重,格外受矚目。此外,蔡英文日前曾言明,包括不當黨産條例、政黨法等,都是民生重要法案,將全力推動。淪為在野的國民黨黨團則釋出善意,稱國民黨會做“忠誠在野黨”,認真監督,絕不會霸佔主席臺。

  《中國時報》1日發表社論稱,蔡英文既已做到全面執政,接下來就要做到全面承擔,並負起全面責任。所謂“全面承擔”,是指對內要運用全面執政的優勢,打破臺灣過去民粹綁架政府施政的亂象,引導臺灣回到理性的政策之辯,同時做到“尊重少數”,這“對全面執政的民進黨來説是最關鍵,也是最艱巨的考驗”。文章還談到,對外最重要的還是兩岸,這始終是蔡英文未來執政最大的罩門、最險的挑戰,蔡英文務必窮盡一切方法,建立與大陸最起碼的和平互動,“否則,即便掌握全面執政的巨大權力,兩岸一崩,全面執政將會變成全面崩盤”。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陳明宇】

[責任編輯:張曉靜]

最熱新聞
評臺觀海
臺灣一週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