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王如玄承諾把軍宅買賣獲利捐出 或為選情止血

2015年12月09日 08:52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軍宅風暴”延燒近三周,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8日下午終於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説明。針對外界指買賣軍宅獲利高達3億元(新台幣,下同),她駁斥完全是子虛烏有,並承諾會把軍宅買賣獲利捐出。

  王如玄在8日的記者會上稱,外界傳她名下有19戶軍宅,獲利超過3億元,但其實軍宅只有一戶,目前爆料的內容講的都是十幾年、二十幾年前的投資,當時是通過仲介投資軍宅,雙方都是非常圓滿地達成交易,動機則是為了改善家庭經濟。她以持有的“世貿新城”的房子舉例稱,當初投資的時候買價為1330萬元,脫手時賣價為1400萬元,總共只賺了70萬元,“外界説我賺了3倍,完全是子虛烏有”。王如玄的幕僚提供的資料顯示,她買賣過的眷村改建住宅戶數一共是12戶,並非民進黨質疑的19戶,最多一次獲利740萬元。

  聯合新聞網稱,王如玄身穿桃紅色西裝,將22年來的軍宅買賣記錄按年度一一排列在白板上,顯得有備而來。她説,對她來講,自己做的事都承受,但對於那些不實指控和政治謀殺,她感到相當複雜,與參選初衷不符。王如玄承諾,將捐出22年來投資軍宅共1380萬元的獲利,希望提供遭受迫害的老伯伯法律協助。她哽咽表示自己是非常不孝順的女兒,因為軍宅爭議,媽媽的名字不斷被報道,看節目看到心臟受不了,且父親去世前答應他會盡最大力量照顧弟弟妹妹,現在卻讓家人跟著她痛苦。在隨後接受節目專訪時,王如玄強調並非為選舉壓力道歉,而是人格保衛戰。

  王如玄連日來因軍宅案飽受各方質疑。《聯合晚報》8日分析稱,她之前不願對外説明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她自認一切交易都是合法的,沒有理由被追打;二是有些交易牽涉到家人隱私;三是買賣時間長達十多年,交易往來數據頗為複雜,一時説不清講不明,反而可能變成再被攻擊的箭靶,於是一路拖到現在。一直到朱立倫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7日接受採訪,對王如玄的做法表達不滿,才終於讓她決定一次説清楚。“立法院長”王金平8日表示,王如玄借記者會説清楚,讓民眾解除疑慮,對選情應有回溫作用。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説,王如玄願意用這樣的標準自我反省檢討,並把獲利捐出來,可以讓社會做一個檢視。有國民黨“立委”稱,王如玄軍宅案最大的影響是讓朱立倫無法止跌回升,而且“立委”也不知道實情,根本不知如何辯解,影響選民的投票意願。還有“立委”認為,王如玄買賣軍宅社會觀感一定不好,許多買不起房子的年輕人,包括原本支援藍營的現役軍人會覺得世代不公平。“兩岸政策協會”8日公佈的最新民調顯示,68%的人認為王如玄做法不妥。

  《聯合晚報》8日稱,對平常人來説,把買賣房子當作理財手段,沒什麼問題,但王如玄並不清楚政治人物可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同胡志強所説,合不合法“不是你説了算”。王如玄買賣軍宅,前後長達十幾年時間,雖有獲利,但也不到驚世駭俗的程度,“不過看在升斗小民眼裏,還是會有相對剝奪感。即使是一開始就坦白交代,選民都未必埋單,何況王如玄始終遮遮掩掩,難免讓人懷疑其中必有隱情”。文章直言,這也證明臺灣選舉確實“扒糞”最有效。政治人物面對這種事,在最快時間內出來面對,至少還有一搏機會;以拖待變不會有奇跡出現,只有被淩遲致死的份。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張雲峰】

互動社區
熱帖| 博文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